第(3/3)页 周瑞将孙老安置好,然后才坐回了甘媛的身旁,属于太一天工的桌子。 甘媛适时的递来热毛巾,让周瑞擦手休息。 想找他认识的人很多,奈何刚刚落座,灯光就暗了下来,预示着宴会进入了下一个阶段。 航天局的孙局长没来,他已经进入了临近退休的特殊状态,转而将更多的露脸机会,让给了系统工程司司长,李长平。 李长平今天也是一身正装,连习惯性凌乱的稀疏头发,都打理的井井有条,起身走到台前,开始了简短的开场。 学术性质的宴会,不会过于长篇大论。 “中国航天,是世界航天的重要一份子,也是人类航天的一部分” 诚然,在几十年的时间来,中国航天被孤立才是常态,占据了大概70%的时光。 只有这20年间,处在一个相对被接洽的位置,但很快就因为进步速度过猛,而被美国孤立,连带也失去了美国的附庸,几乎整个欧洲。 逼着只能单打独斗。 但自己够猛是好事,带小弟也是常规操作,在今天这个场景下,还是要彰显自身的开放合作的。 尤其是在场的大部分国家,都不是传统西方阵营,值得拉拢。 教员有话说得好:朋友搞得多多的,敌人搞得少少的。 我们交朋友,不在乎强弱,只在乎多少,在座的各位虽然都“很有潜力”,但依旧值得“交个朋友”。 李长平开场之后,今晚唯二有资格上前讲话的人,也是轨道平台技术的开创者、火箭回收技术的攻克者、智能技术领军人物、在座所有人中最富有者——周瑞,走上了台前。 砂特和阿连酋的朋友先坐一下,这个确实是我。 周瑞只着了一件简单的衬衫,甚至没有打领带,但挺拔的身姿依旧充满了张力。 微微扫视了一圈,下方上百位各国航天专家,都在专注的看着他,好奇这位“周教主”准备说什么。 只有南韩那一桌,在疯狂炫凉菜。 嗯.希望他们一会儿有肚子吃热菜 周瑞说道:“看来大家都饿了,那么我尽量短一点.明天还会有正式的讨论会,届时再与各位深入交流。” 南韩人茫然的抬头,怎么大家都安静了? 不过你别说,这中国的食物还是有点门道的.味道还行。 就是上菜太快了,都还没正式开始呢,哐哐哐所有菜就都上完了,果然是不懂待客之道的国家。 不说了,再炫一碗。 周瑞朗声道: “航天技术,是一门高门槛的技术,并非所有人都有天赋,也并非所有国家都有基础。” “作为中国航天人,我很清楚,想要从无到有的建设航天体系,需要多大的努力,付出多少人的青春。” “但现实的困难,束缚不了人类的浪漫,站在同一星空下,我们理应有共同的梦想,各位应该听过现代宇航学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的名言: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能永远被束缚在摇篮里。” “今天,清空联盟、钱学森平台将我们聚在了一起,但我更认为,是人类的共同梦想将我们聚在了一起,在这里,我也有一句前辈的浪漫名言,想读给大家听。” 周瑞从口袋里,摸出一本小册子,然后看向台下的孙嘉栋孙老笑了笑。 孙老一愣,意识到了什么。 “这句话来自世界航天史的先驱,火箭技术的开创者之一,世界级科学与工程学巨匠,力学大师——钱学森先生的一段手稿。” 这也是周瑞自己,非常喜欢的一段随笔。 他清了清嗓子: “当我仰望星空,意识到每一颗暗淡的星光,都是远胜太阳系的巨物时,时常感叹人类之渺小可提笔写下这句话时,又因为人类思想之无涯,感觉心潮澎湃” “我们还去不了那么远,却在想着那么远的事情我们了解的很少,却又从古至今保持着好奇” “仿佛征服宇宙,是人类的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