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西征军成-《登上皇位的我很慌啊!》


    第(2/3)页

    李靖眼睛一亮:“可能装兵马?”

    “朕明白李将军的想法,不过朕无法携带活物,只能随身携带粮草兵械,水也可以带。”

    李元喆摇头道:“储存活物需要的消耗会非常大,朕虽然是天帝的弟子,但是人不是神,不能任意使用秘术。”

    “这样啊,容老臣想想。”李靖捻着颌下长髯,脑中思绪飞转。

    贸然改变作战计划是一件风险很大的事情,并不是说开挂了就能为所欲为的,特别是在这个通讯基本靠吼的时代,在外作战的将领很难保证与指挥部和其他队伍间的稳定通讯,各部分想要实现协同作战基本是靠提前做好的作战计划各司其职,一旦有某一部分部队出现大变故,牵一发而动全身,整体的计划就会受到影响,想要实现既定的战略战术目标有两个办法,增兵或前线将领随机应变。

    眼下大唐已经称得上是穷兵黩武了,再增兵完全行不通,那就只能用最快的速度把新的作战计划送到前线的将领手中。

    之前兵部制定的计划是前锋尽快增援凉州,给李世绩争取建立第二道防线的时间,关内府兵进入鄯州、兰州、霍州,将敌人挡在黄河以西,完成布防后,凉州会被放弃,张公瑾带兵与前锋退入鄯洲固守,灵州已失,凉州难守,大唐只能选择保住鄯州这个黄河西岸的桥头堡,给玉门关方向回援的边军留下落脚的地方,最后鄯州会成为重兵云集之地,不管是双方对峙还是大唐反攻,这里都会成为关键。

    从布置可以看出,兵部的计划还是趋向于保守,只是限于后勤和兵力,这个计划已经是最优解了。

    不过有了李元喆的能力,这个计划看上去就过于被动了,很可能让突厥人牵着鼻子走。

    在不考虑后勤的情况下,唐军完全有能力把战争的主动权抢过来,只是要冒不小的风险。

    李靖将自己的分析讲给李渊父子,最终的决定权交到了李渊手里。

    他是个很谨慎的人,决不会越权半步。

    李渊沉默了一会儿,问李元喆道:“你认为如何?”

    李元喆等的就是这句话,点头道:“一直以来我们在面对突厥时都是以防御为主,敌强我弱的时候倒是无妨,军士百姓能理解朝廷的难处,但此一时彼一时,我们这次是倾力而出,要是一味地采取防守策略,就算是逼退了敌人又如何?”

    “突厥人会认为我们软弱可欺,有这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我们能一直防守下去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