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有本-《在亡国之君的路上狂奔》
第(2/3)页
朱厚照一身明黄衮服,九章九旒冕,端坐正前。
杨廷和三人都是饱学之士,自是知道衮服的重要。
大明典籍记载,明黄,只有天子,储君可用。
九章九旒冕,仅次于皇帝十二章,就是一般的亲王也绝不敢私下使用。
这一套衣服是古代最尊贵的礼服之一,只有太子跟着皇帝在祭天地、宗庙及正旦、冬至、圣节等重大庆典活动才穿的。
三人突然感觉今天大有不同,怕是有事要发生啊。
杨廷和三人拜下:“臣见过殿下,不知殿下今日将臣三人诏来,殿下如此,又是何意?”
朱厚照不慌不忙开口:“三位师傅免礼。
本宫自出阁读书以来一直学习孔孟之道,经史子集。
本宫想着,今日正好三位师傅都到了,本宫想开一次议政,三位师傅意下如何啊。”
议政?杨廷和三人面面相觑,有些不知所措。
礼法的确赋予了皇太子议政的权力,左右春坊也是为此而设,但关键是历代太子也没有人用过啊,要知道这可是子弄父权的嫌疑啊。
朱厚照心里一点也不慌,要是换个嘉靖皇帝或是万历皇帝那样权力欲极强和多疑的皇帝,自己绝对会做个乖宝宝,但这是弘治朝啊。
杨廷和三人苦着脸,看来殿下心意已决了,要不然也不会把衮服都弄出来了,但愿不会弄出什么天大的事。
在杨廷和三人的战战兢兢中,朱厚照心满意足的搞完了议政,弄出了份奏章让刘瑾最快速度送往宫内。
奉天殿,今日的户部尚书周经火气很大啊。
何鼎这个宦官,是个好宦官啊,对户部来说简直有大恩啊,当年先帝的传奉官制度完全搞乱了朝堂正常流程的授官制度,引发了朝堂不满。
其中怨言最大的就是户部,不为别的,皇帝你一张嘴就把官职许出去了,可问题是內帑也不管俸禄,全都是户部开支,走国库啊。
我的天,先帝封的还不是一个两个,要是一个两个,户部开支也就开了,可问题是足足几千人啊,平白无故又要养几千人,使得本就捉襟见肘的户部更加不富裕了。
陛下登基以后,关于传奉官制度,百官心有怨言,但没人敢说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