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咋白家和周家的孩子都能有大出息? 众人反思了一下,两家的共同点就是都送孩子去念书,即使没有大发财,只要家里有走出去的孩子,总能越来越好。 好好好,一众人像是发现了什么秘法,转身回家就继续催促自家孩子读书。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是刻在国人骨子里的信仰。 至于宋嘉应和白柳这边,周向南还真的有事要说。 吕平婉和糖豆跟着黄凤来去赶集,家里就剩下宋景云和宋嘉应、白柳夫妻。 白柳倒水,周向南显得恭敬又热情。 “不好意思打扰你们了,我在京城没有什么熟人,只能求助你们。”周向南特意对宋景云道歉,“您好不容易休息,我实在是——” 宋景云不太介意:“不用道歉,你说事就好。” 都是老狐狸,一举一动都带着言外之意,越是客套反而让人觉得多余。 周向南不再啰嗦,直接道:“我带着孩子们去京城想买房,让孩子们在京城读书,需要落户到京城,相关规定我不太清楚,买哪个区更好?” 当初办理糖豆入学手续的是白柳,但目前宋嘉应更了解教育方面的事情。 宋嘉应就将自己的看法说了出来,同时道:“我记得你们三个孩子和糖豆一起上学,但是东北很早已经改成了初中三年,他们是明年高考吧?” 周向南点头:“是,我就是想赶在他们高考前让他们过去。不瞒你们说,我听说京城的录取分数低,不是我对孩子没有信心,而是简单点孩子们压力小。” “京城的户口总归好处多多,如果你想去京城,当然好。”白柳认为他们不用说这些旁人都知道的事情。 周向南本意是要说孩子的教育吗? 不,他更想以此说起其他事情,比如—— “我听福宝和我说,糖豆说翠花也回来了?”周向南担心他们多想,立即又道,“翠花这些年是在港城吗,也读了大学,真好啊。” 翠花确实回来了,但没有跟着他们一起到向阳村,他们打算先试探一下大赖子,如果他是真心悔改,翠花就认;如果还是那个无赖,就没有必要相认了。 “是,翠花很努力。”白柳猜测周向南想引出新话题。 周向南紧接着说:“是努力也是幸运,你们帮了她。” 白柳隐约明白了周向南的用意,但依然顺着他的话道:“能帮一把帮一把,这世上很多人都不容易。” 周向南连声说是,迟疑片刻,而后道:“我现在还算不上有钱,但我也想帮人,就当是我和家人积德。听说港城的商人喜欢做慈善,宋先生,能不能引荐一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