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想到这李景隆又觉得自己的前途一片光明,形势一片大好,只要拖下去,只要拖下去!自己终究会赢! 可李景隆本来都打算慢慢拖着了,却忽然发现今天北军好像有些不大一样。 北军只是一个统称,其实是北平军加辽东军合在一起的统称,而北平军不用说,自然以燕王朱棣马首是瞻,可辽东军呢? 韩王是第二个跟在燕王屁股后面奉天靖难的藩王,而辽王和宁王都是先后上表奏折奉天靖难的,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开原在大明的最东方,从东向西依次就是辽王和宁王,如此看来,辽王和宁王造反,多半是因为韩王的原因。 想到此处,李景隆忽然觉得战场形势豁然开朗,那辽东军也一定会以韩王马首是瞻,如今战场上北军明显分成了两派,各自为战,一边是北平军马,一边是辽东军马,这北平军冲在前面辽东军就不冲,辽东军冲在前面,北平军就不冲。 李景隆甚至在心中也起了疑心,难道是燕王和韩王不合,也是一山不容二虎?那燕王若真的攻占应天,不用想也肯定是逼皇上退位,可是韩王同样也是造反,他不造反就是藩王,造了反顶多也就还是藩王,那他肯定不甘心只做藩王。 如果他没有觊觎皇位的心,为什么要去造反?就算是造了反之后他还只是一个藩王,这不是纯给自己找麻烦吗?哪怕你坐山观虎斗像其他各地的藩王一样一直观望,朝廷下旨出兵攻击燕王,答应的好好的可就是不见动静也不出兵也不出粮草。 在李景隆看来,这才是一个正常的藩王该有的动作,该有的想法,韩王既然跟着一起造了反,那明显也是对皇位有觊觎之心,燕王不想多出一个人和自己争夺皇位,于是矛盾和间隙这就产生了。 又是一天过去,今天双方依旧是互有胜负。 夜晚李景隆一直在营帐内仔细想着今天白天想的事情,若是燕王和韩王真的彼此有了矛盾,那也就说明北军不是铁板一块。 可不是铁板一块,那要去联系谁呢?说实话,论其亲疏远近,李景隆就没见过韩王几次,和燕王他倒是比较熟悉,两个人可以说得上是儿时玩伴,如果真要让李景隆选择的话,李景隆可能会选儿时玩伴燕王朱棣。 可自己是连战连输,输也是输在燕王朱棣的手上,李景隆是真的不愿意去向燕王低头,他想做的是打败燕王,所以在韩王身上又开始犹豫不决。 就在这时,只见手下来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