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八章 大明之逼王再起-《护国公》


    第(2/3)页

    刘国轩披上自己的伪装服喝道。

    紧接着他跳下船,踏上旁边解冻的泥泞,那些部下纷纷下船,披着渔网枯草伪装的他们,在芦苇中迅速向前。而就在同时,这片芦苇荡中,分为五个队的两百名明军精锐同在向前。他们前方三里外的城墙上,双方的炮战已经开始,清军架设在附近墩台上的大炮不断向前喷出火焰。硝烟弥漫中外面飞来的炮弹也不断落在城墙上,甚至打高了的炮弹越过城墙,落在这片芦苇荡中。但外面明军具体是什么情况刘国轩也不知道,横亘的长城遮挡了他们的视线,不过热气球升起就是他们进攻的信号。

    而明军登陆点是之前确定的。

    这里正好避开南炮台的万斤巨炮防御范围,但距离又不是太远,登陆的明军可以最短时间投入攻击。

    毕竟那四十斤臼炮也不轻啊!

    如果出现失误……

    那他们就只能全军覆没了。

    不过刘国轩和他的部下根本顾不上考虑这个问题,芦苇的掩护中他们不断向前,浩瀚的苇丛就是他们最好的防护。哪怕不是夏天的青纱帐也一样,风中干枯的芦苇让身穿土黄色军服披着伪装服的他们与环境完全融为一体。

    前方城墙上清军越来越多。

    他们在大沽口南炮台驻有两千八旗满洲和五千八旗神军,除了一千在各处墩台警戒外,其他全部在南炮台的军营。但城墙顶部的平坦通道就像一条国道,可以让清军在短时间內迅速完成部署,甚至就连大炮都可以拖着在上面跑。而除了那些万斤巨炮的覆盖范围,大沽口两侧全是海河和当年黄河带来的泥沙淤积,海水非常浅,巡洋舰根本无法靠近,远距离的轰击对这些城墙几乎构不成实质伤害。

    哪怕它只是夯土墙。

    最终只能是步兵乘小艇乘潮靠岸然后蚁附硬攻。

    然后面对清军的火力。

    “快!”

    刘国轩催促着他的部下。

    这时候右侧另外一队部下发出了暗号,双方用暗号联络,各自在芦苇掩护中向前,很快距离就拉近到不足半里。刘国轩毫不犹豫地趴下,他身后所有部下全部趴下,紧接着开始匍匐向前,同时放慢了速度。

    清军毫无察觉。

    他们对这片芦苇荡太熟悉了。

    根本不会想到这里还有一支明军潜伏着,他们的全部注意力都向着外面的大海,城墙上不仅仅是那些墩台上的大炮,甚至就连劈山炮都加入射击。这意味着明军已经拉近到了不足一里,清军的劈山炮基本上算两磅炮,实际发射的实心弹重一斤,有效瞄准射程就一里,但即便是一斤炮弹,对于那些小艇来说也是致命的。而且这东西数量极多,清军几乎每个牛录都有两门,反正就是坨廉价的生铁,咱大清这时候受大明影响对工匠还是很优待,遵化铁场用木炭冶炼的生铁质量还不错。

    双方的炮战越来越激烈。

    匍匐前进的刘国轩等人头顶不断有炮弹呼啸而过,城墙阻隔的炮声恍如滚雷,城墙上还击的硝烟弥漫天空,并且在海风推动下漂向后面的芦苇荡,给刘国轩等人增添一份保护。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芦苇荡终于到头了。

    刘国轩立刻停下。

    身上插满干枯芦苇的他,在最后的一片芦苇丛中悄然抬头,透过芦苇叶看着百步外,弥漫的硝烟中不足两丈的城墙横亘,不断有炮弹撞击的碎砖和死尸从城墙上坠落……

    这是最后的一百步。

    也是成就输赢甚至生死的一百步。

    他看了看两旁,芦苇的遮挡中一双双眼睛看着他,他悄然解下了腰上的飞虎爪,那些部下同样解下了各自的飞虎爪。这时候城墙上的抬枪也加入了射击,这意味着强攻的明军已经进入百步,很快他们将面对清军的火绳枪攒射。

    刘国轩深吸一口气。

    就在这时候城墙上突然传来一片惊叫,紧接着他们正面的城墙上大批清军蜂拥向右边。

    很显然这是好机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