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七章 父死子继,天经地义-《护国公》


    第(2/3)页

    “大行皇帝没太子吗?”

    杨庆怒道。

    他没想到这帮家伙居然自己先吵起来了,不得不说这也算奇葩。

    “忠勇伯,此事需权宜一下,咱们都知道那李自成是不可能把太子和诸王放回来的,倒是他在北京拥太子继位然后挟天子以令诸侯,带着大军南下是最可能的,此时咱们应该一致对外,迅速明立新君绝其所望,再奉新君以抵御其南犯,万万不可内部自乱啊!”

    刘孔昭陪着笑脸说道。

    他和杨庆关系还可以,主要是他知道自己的操江三总兵其实都更愿意听杨庆的。

    “我不管这些,我只知道大行皇帝的皇位必须由大行皇帝的子孙继承。”

    杨庆说道。

    “待咱们扫平闯逆,福王自然还位大行皇帝子孙。”

    朱国弼说道。

    “景泰还了吗?”

    杨庆冷笑道。

    场面瞬间陷入尴尬。

    “总督凤阳军务,大学士马士英到。”

    这时候门外传来喊声。

    紧接着马士英一脸凝重地走进来。

    老马实际上是内阁次辅,以内阁次辅总督凤阳,在黄得功率军西征武昌后,留在淮西的除了曹友义部以外其他各军全归他统辖,原刘良佐部和原高杰部十几万大军都归他指挥。

    “新君何人?”

    他很干脆地问道。

    “自然是太子!”

    杨庆说道。

    “荒谬!”

    马士英说道。

    瞬间杨庆就明白勋贵们的依仗是什么,他们早已经和马士英达成了同盟,是在崇祯落水前还是落水后这个就不好说了,他们自认为手中有刘孔昭的操江三总兵,虽然这三总兵里面黄蜚是杨庆一伙的,但黄斌卿和张名振却是浙江人,肯定还是会倒向南方系。再有马士英的沿淮军,他们可以掌握近二十万人马,而京营在南京只剩下两军,更何况京营士兵都是南方人他们很容易收买,江北还有路振飞的淮安军,但那些原刘泽清部下的将领也很容易收买。

    南京勋贵都有的是银子。

    这些家伙手中钱财加起来恐怕丝毫不会比北京那些少,而且勋贵集团蛰伏这么多年,此刻终于获得了翻身的机会,他们肯定不会吝啬的,只要有钱收买军队还不容易?

    看起来他们在军事上可以掌握绝对的优势。

    当然,只是看起来。

    很显然他们还不太清楚杨爵爷对军队的影响力,真要打起来黄斌卿和张名振作壁上观都算给他们面子,刘良佐那些旧部估计杨爵爷拎着双挝吼一嗓子就都歇着了,只有高杰所部或许会受他们哄。但京营那些就很难说了,话说京营的兵可是很清楚这些家伙都是什么德性,崇祯的京营三军可是绝大多数都来自南京所属的各卫所,这些人之前可是很多都被这些勋贵当农nu的,是崇祯或者说以杨庆为首的阉党给了他们现在的一切。

    更何况杨庆想弄死这些人哪还需要开战,他一个人闯进他们家里一个个掐死就行了。

    不过那不符合他的计划。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