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钢丝杀人的指向-《大理寺小郎君》


    第(2/3)页

    “那军器监又关宗人府什么事?”

    这个问题,华平安并未立即回答,而是又将一份文书交给元博,道:“你自己看!”

    元博望去,刚看到开头,便猛然大惊:“这...军器监正,就是朱王?”

    华平安微微点头道:“正是!所以你要查军器监,是不是先得问问这位陛下的叔叔?”

    元博沉思了片刻,忽然道:“不对!朱王既是大宗令,依照朝例,他便不能在朝中兼任要职。比如太子,他挂着宗正的头衔一天,便不能监国。离王虽是亲王,但也并无职衔、实权。”

    为了将皇室家务与朝堂大事分开,太祖皇帝立国后,便定下了规矩:

    凡隶属宗人府任职的皇室子弟,不可再执掌朝堂实权。

    若要涉及社稷军机,便要先革除宗人府的头衔。

    太子萧坚挂名宗人府,便说明皇帝仍不想对他放权,即便他一早就被册为储君。

    而自古皇室便有一条不成文的说法,治国先齐家。

    皇帝让太子先接触宗人府事务,便是有意让他先学会处理宗族关系,再谈定国安邦。

    听此,华平安又将一份文书,送到元博面前,“话虽如此,但军器监正这个职务是一个例外。其中涉及皇室的隐秘,我不便和你明说,或许你可以亲自去问问这位朱王。”

    元博阴沉的脸色,起身踱了两步,说道:“这就有些难办了...军器监有问题,但负责管理这个部门的人,却是陛下的叔叔。且不说这位朱王身上有没有猫腻,即便只是他手下的人出现舞弊,我们也不好去查...”

    彻查军器监,查出了问题,即使最后不关朱王之事,但他仍需负上失察之罪。

    同时,朱王又是大宗令,他若有所牵连,便会使整个皇室脸上无光。

    皇室失了脸面,皇帝自然也挂不住脸。

    换言之,动军器监,就好比折损了皇族。

    皇帝虽明言允许元博追查军械一事,但元博倒也不能不顾及皇帝的私心及脸面。

    隐隐之间,元博有种“错觉”,幕后之人切断了铁面官的线索,而不忌讳他由军器监开始彻查,恐怕也已经料定当元博知道朱王便是军器监正后,不敢轻易深挖。

    对方或许不是要强行转变他的追查方向,而是令他“知难而退”。

    顿了顿后,元博叹了一口气,“罢了,先不管怎么去查军器监。华平安,你先到幽州几日,还查到什么其他线索?”

    华平安索性将面前的文书都推向元博,回道:“你们抓到的那个假吴恭,本名公孙有,乃是十年前军器监督造公孙无的幺弟。当年,便是他带着紫月前往峨眉山。”

    “公孙有?他和紫月还是叔侄关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