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在这名锦衣卫看来,这些衙差能活到现在,没被立刻拖下去,就已是运气很好了。他们哪里配跟少爷吃一样的吃食?哪里配吃给少爷送的饭菜? 再者,他们家“老爷”一直都不愿意让少爷接触酒水之类的东西,只让少爷偶尔浅尝一下,却不许贪杯。 往日吃饭,谁若是敢让少爷吃了酒,事后必然是要受罚。 少爷似乎也知道老爷不喜他喝酒,所以往日里也基本不碰酒。 就算是过了十八岁,在这时代大多已是可以当爹的年纪了,但在老爷的眼里,少爷可能还是个孩子。 在这种情况下,知情的人谁敢为少爷订酒菜呢? 只能是外人! 想到少爷平日里并不过多接触外面,却能有人脉在他被带进大牢后进行行动,这已是让锦衣卫惊讶。 而最让锦衣卫惊讶的,其实是曹国公府邸的一个管事,竟与少爷朱英之间有着一些比较密切的联系。 若非他们这些人根本就没调动过安插在曹国公府的人,他们几乎都要认为做出这件事的人,其实就是他们自己人了。 但实际上,一天三顿从大酒楼里定饭菜送过来的人,背后之人的确就是曹国公府的一个管事,但此人却并非是自己人,而是属于少爷自己的人脉。 朱元璋听着这些,神情也有些莫名。 因着孙孙不在府里,朱元璋自然不会继续待在这里过夜,而是在天黑之前回了宫。 回到宫里后,朱元璋哪里都没去,只在自己的寝宫里休息,同时思索着白天的事。 他的人已是将事情的来龙去脉都调查清楚了,知道这件事是江浦县的主薄与孙子朱允炆身边的一个太监勾结,设下的一个毒计,为的就是逼迫孙子将白糖的制法给拿出来。 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件事是朱允炆身边的一个太监自作主张所作,朱允炆自己知道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