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足足讲了十多分钟,疲惫不堪的胥吏们,站在田埂上无聊到打哈欠。 随行共有二十位本县士子,只有寥寥几人在听,余者皆四处张望,只求早点找个地方休息。 而那两位,却越说越起劲。 讲完水稻种植,朱国祥继续科普农业知识:“吾知江南一带,地狭人多,耕种当尽地力,多有套种之举。然套种不得其法,伤土而不能多收。吾研究多年,得出套种十三法。” “何谓套种十三法?”陆提学兴致盎然。 朱国祥说:“第一法,高矮套种。一样高的庄稼,很难套种,光照不足便长不好。高矮不同的庄稼套种,才能通风透光……” “第二法,深浅套种。有的庄稼根子深,有的庄稼根子浅,扎根土里,各取所需,还能互相促进……” “第三法,圆尖套种。有的庄稼是圆叶子,有的庄稼是尖叶子……” 一共说出十三项套种法则,听得陆提学拍手赞叹:“真农家奇才也,该当相公之称!” “提学谬赞了。”朱国祥拱手微笑。 陆提学转身问县学校长:“钱教授,你可知吾传自哪方文脉?” 钱教授连忙说:“还请提学赐教。” 陆提学扫视那二十个随行士子:“吾幼年拜学于清溪先生门下,清溪先生又学自石泉先生,石泉先生又学自大方先生……一竹先生又学自安定先生!” 这位老兄,一口气说了十二个先生,朱铭都听得快迷糊了。 直至说出“安定先生”四字,朱铭总算是搞明白,陆提学在给自己脸上贴金呢。 安定先生就是胡瑗,理学祖师之一。他在世之时,徒子徒孙就有1700多人,宋初十个新科进士里面,有四五个都是他的弟子。 陆提学不再继续往前走,而是站在田埂上吹牛逼:“我这一脉,恪守祖师教诲,除明白经义之外,还须学治事手段。尔等可知,为何要学治事?” “不知。” “请提学赐教。” “……” 官吏、教授、士子纷纷行礼,请求陆提学教诲。 陆提学对此很满意,负手站立,侃侃而谈:“学了经义,才有器具,方可做大事。而做大事,又当知事,方有所为。安定先生教诲,士子当专摄一事,又当兼摄一事。我少年时求学,在读经之余,专摄农事,兼摄地理。” 好家伙,这么不着调的家伙,居然还真有本事。他把儒家经典作为必修课,把农学当成专业课,而且还选修地理——难怪喜欢旅游。 众人本来有些鄙夷陆提学,此刻听他一讲,不禁又佩服起来。 不得不说,胡媛这位理学祖师,教学方式放在几百年后也很先进。 胡瑗把儒家经义列为基本课程,同时又不让弟子死读书。他主张各就其性,也就是伱对啥感兴趣,那便尽管去学习研究。但又不能贪多,应该选一个主专业,再选一个副专业。诗词歌赋也好,建筑水利也罢,好生去研究透彻,而且还要注重实践。 陆提学好为人师,继续讲道:“尔等治学,不可闭门造车,该多出去走动走动。除了经义,还当治事,不做那般吃书虫。种田是治事,经商也是治事。吾有一友,擅使木匠活。尔等心中可是鄙夷,觉得那木匠活玩物丧志?非也!吾友所造大水车,可不用人力而纺麻,堪称鬼斧神工!” 朱铭心中一喜,问道:“请问提学这位故友尊姓大名?晚生钦慕之至,欲当面请教学问。” 陆提学笑着说:“吾友名唤庞真,字本物,现为涟水知军,离西乡县可远得很。” 庞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