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一战灭两国-《关中盗》


    第(1/3)页

    吴三桂的讨贼檄文发布以后,雄才大略的多尔衮知道李、吴二人撕破了脸,于是也派人前来招降吴三桂。

    在人们的意识里,汉民族才是正统,吴三桂心里明白,如果投靠满清鞑子,不管成败,无论结局,他将背负千古骂名。

    于是,断然拒绝,双方打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战争。

    吴三桂兵不厌诈,将几千八旗兵诱入玄兵洞,故技重施,聚而歼之。

    李自成和多尔衮两个人,吴三桂得罪了一双,自然是没有好果子吃,可是大明没了,他做一切都不知道为了谁。

    于是,吴三桂心一横,打着为老朱家守江山的旗号,实则自己动了当皇帝的心思。

    古代讲究伦理纲常,不是所有人都有谋反之心,一个世袭的千户扬言生为大明人,死亦大明鬼,与吴三桂发生了激烈争执。

    这个千户掌管玄兵洞事物,负责兵马粮草,军需补给,另外还有金银细软以及那4万两白银也都一并交由此人妥善保管。

    吴三桂深知,千户一旦起事,势必断了物资补给,必将军心不稳,不战而败,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他当机立断,痛下决心,决定除之而后快。

    但千户此人也绝非等闲之辈,固守玄兵洞避而不出,又深知吴三桂会烧火放烟,于是做了万全准备,以备不测。

    俗话说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吴三桂兵出奇招,引九门口之水前来,水淹玄兵洞。

    两千兵马,无一生还。

    为了一个千户,搭上了数千人的身家性命,真是令人扼腕痛惜。

    是年,三月末。

    李自成亲率40万大顺军扑向了山海关,来势汹汹,吴三桂指挥关宁铁骑与之交战数次,互有胜负,战事胶着,呈僵持之势。

    怎奈那刘金星是个性喜读书,通晓天官、孙、吴兵法之人,李自成听从了牛金星的意见,采取围而不攻的战术策略。

    众所周知,山海关乃是东北平原与华北平原之间的连接点,北面是山,南面是海。

    其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毫不夸张的说,山海关的一草一木都是用战死沙场之人的血肉供养起来的。

    山海关,有山有海也有关,筑起了万里长城最重要的军事要塞,迎接着春来秋去,潮起潮落。

    一座关口,一道长城,横亘在山海之间,斩断了东北进入中原的唯一通道。

    这宽不足八公里,长十五里左右的狭长通道,却是一条在数百年间决定了天下归属和命运交替的真龙。

    远的不说。

    ……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