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倒不是不好。” 朱棣管控收敛情绪,刚才的情绪反应,太过激烈了。 实在是认知中,胡惟庸的固有印象,太差。 我信你才怪! 方孝孺心中暗笑,根本不信朱棣的解释,故意说道:“朱先生可能不清楚胡相的影响力。” “可以说,胡相的影响力,一点不比前任左相李善长弱。” “且胡相还是李善长的学生。” “胡相支持,若再取得李善长支持,就能争取到天下很多乡绅支持乡土村社。” “朱先生的乡土村社,推及天下将会是一片坦途。” “朱先生必将名留青史!” …… ‘我看极有可能遗臭万年!’ 朱棣越往下听,心情越发沉重。 …… 方孝孺说着,发觉朱棣怔怔出神,伸手晃了晃,轻喊:“朱先生?” 朱棣回神。 “朱先生似乎并不高兴?”方孝孺十分不解,好奇询问。 他说的这些,可不是他一家之言。 东宫所有人都这样想。 就连太子都因胡惟庸支持乡土村社,对乡土村社推及天下这个问题,十分乐观。 区别在于,东宫同僚担心因乡土村社,朱四郎尽揽天下民心。 太子则真心希望乡土村社成功,替朱四郎高兴。 ‘换你极有可能遗臭万年,你高兴的起来?’ 朱棣瞥了眼方孝孺。 很怀疑,这个江宁读书人,故意装傻充愣。 刚才因对方把一饭之恩看的很重,产生的那点好印象,瞬间荡然无存。 要不是双方往后产生交集的可能性不大,他肯定要在小本本上,给这货记一笔。 标注一句:珍爱生命,远离江宁方希直! 朱棣沉凝思索的模样,彻底勾起了方孝孺的好奇心,起身,郑重一拜:“朱先生,方才只是我一家之言,我观朱先生对此事,似乎有不同看法,请朱先生赐教!” 看着深深鞠躬的方孝孺。 朱棣又有些动摇了。 ‘刚才不是装傻?是真傻!’ 眼中闪过一抹可怜之色,随即笑道:“我也是一家之言,希直且坐下,我们一起讨论。” 方孝孺忙重新坐好,眼巴巴盯着,心中嘀咕:倒要看朱四郎,能说出什么不同观点! “我且问希直,乡土村社是否损害乡绅利益?” 方孝孺和同僚讨论了无数次,早已厘清其中利害关系,立刻摇头:“并不损害乡绅利益,只是阻碍了乡绅利益驱使下,兼并土地的冲动。” 啪…… 朱棣轻轻抚掌,冷笑,“这可是一块巨大的肥肉,哪怕只是阻碍了他们兼并土地,这已经是深仇大恨了。” “官绅中,有个别人,良善开明,这我信。” “但整个官绅群体,都良善开明,我不信!” 有背叛阶级的个体,没有背叛阶级的阶级。 方孝孺微微皱眉。 朱棣冷笑更浓,“当一项政令,没有人反对时,那就要小心了!支持,也能把这项政令搞黄!” “朱先生能详细说说吗?”方孝孺眉头紧拧,自古以来,政令推行,就怕反对的人太多。 怎么还怕支持者太多呢? 朱棣捋了捋思绪,组织语言,说道:“咱们就拿乡土村社举例,我说一种情况。” “天下官绅、大小地主全都支持。” “这些人如果要求参加乡土村社呢?” 方孝孺高兴笑道:“如此不是更好吗?百姓目不识丁,恐怕无法营运乡土村社吧?”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