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五三章 《兰亭集序》-《逍遥大亨》


    第(2/3)页

    最关键的是,杨靖在这张疑似是王羲之真迹的纸上,只看到了数量不多的鉴赏钤印,不像后世那些传世临本、摹本上到处都是鉴赏钤印。

    难道这真是王羲之的真迹?

    要知道王羲之写出了《兰亭集序》之后,真迹就一直在家族中保存,一直到了唐太宗时期才被李二弄到了自己手里,而据说李二死后,更是自私的把《兰亭集序》的真迹给自己陪葬了。

    如果要是李二真的把《兰亭集序》的真迹陪葬了,那么恰好能够说明这幅《兰亭集序》上的鉴赏钤印为何这么少。

    这篇《兰亭集序》没有经过后世那些收藏着的祸祸啊!

    杨靖强忍住内心的激动,让圣戒鉴定了一下这幅《兰亭集序》,结果圣戒给出的答案却是让杨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了,哪怕是戴着面罩,也兴奋的大吼了两嗓子。

    “《兰亭集序》,王羲之,353年。”

    这幅《兰亭集序》竟然是王羲之的真迹!

    由不得杨靖不激动,实在是这《兰亭集序》的名头太大了。

    说个不好听的话,在某些方面,这片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字帖,甚至比传国玉玺的名头还要大。

    当然,要论珍贵程度,十幅《兰亭集序》也比不过一方传国玉玺。传国玉玺那可是承载着华夏上千年国运的国之至宝,而《兰亭集序》只不过是一幅书法而已,两者之间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上。

    用圣戒的话来讲,传国玉玺是属于超品物品,而《兰亭集序》充其量只能算是二品,甚至连《永乐大典》、《四库全书》这样的重宝都不如。

    只是传国玉玺已经失踪了上千年,《永乐大典》的正本也失踪了几百年,留下来的都是一些副本,还都是残缺的,现代人对于能够找到这些重宝已经不存什么信心了。

    可这《兰亭集序》的真迹虽然早早的就失踪了,甚至比传国玉玺失踪的时间还长,但这幅字帖毕竟有临本和摹本一直在民间流传,到了现代,更是被收藏在博物馆中供民众欣赏,所以单论某些方面的名气的话,《兰亭集序》是极大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