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做买卖-《农家小福宝,带着空间去逃荒》
第(2/3)页
而书院的院长不同,大都是告老还乡的朝廷命官,被请来坐镇管理地方文化培养人才。
能够进入这样书院的人相当于半只脚已经踏进仕途,最次出来后也不会太差。
王老爹家可没有能力和关系把孩子送入松柏书院,那里一年的束脩就要十两银子。
对于普通人家来说就是个天文数字,他打算把两个孩子送去私塾,那里一年只要三两多束脩两个孩子一年六两。
“爹,你这水可没端好,老大家和老二家的咋能去,文卿和文华也都这么大了,刚好是启蒙的好时候。”
方翠英为自己家孩子一个名额都没有而不满意,她老早就想孩子去读书的,奈何读不起,家里什么情况她也心知肚明。
可是如今提了出来就要公平对待,三两银子一个人呢?哪里说拿就拿,这样其他的怎么办。
王老爹让大家先稍安勿躁,他的意思是先让两个大的去,文铭今年都十二了,文远也十一,而其他孩子可以等两个哥哥学完回来教大家。
这样过一两年就把其他孩子送进去,这样大家的孩子都是这个岁数读书,谁也不亏待。
在大家的劝说下,方翠英才妥协下来,并要求后年必须把她两个孩子送去读书。
不管自己孩子读不读得好,给孩子一个读书的机会,以后做生意怎么也要会算账才行。
万一他们家做大做强了呢,连钱都数不清多少,那要叫人笑掉大牙。
王老爹承诺老二和老四家,等后年就送文卓和文卿去读书。
他们家孩子太多了,读书很费钱,供不了太多。
虽然各家各有心思,但是都先放在心底,准备明日的买卖。
夜里,大通铺上的小子们都睡不着,他们听到爷爷说要送大哥和二哥去读书。
读书了就可以像书院外面的学子一样,穿着干净的衣袍,书生意气人人夸赞。
他们见到过那些学子,走路都是带风的,手上包里总是带着几本书,摇头晃脑的说着些他们听不懂的词。
文铭和文远心是高兴的,他们从来没想过读书,那种有钱人家才送孩子去读书。
半夜里,王老爹的房门就打开了,睡眼惺忪,将今日早上要摆摊的东西弄好。
几个女人也草草收拾好自己,她们必须先揉面,把面条切出来。
张桂花就挑选几个长相好的大白菜,洗干净切成丝装进盆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