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一来是那三年被压制的阴影,二来又是逼宫时他的狠绝果断。 这时候,斋内已经有人注意到站在门外的孟卿了。 萧砚循着学生们的注意力看去。 一个粉粉嫩嫩的豆蔻少女站在门外,分明十六岁模样,面容却格外娇俏,犹如江南水乡里的美人,温婉端方。 见她不进来,萧砚眉间轻蹙。 “殿下,愣着做什么?” 这一声殿下,直接将孟卿拉回神。 她杵在原地,怔了半天。 萧砚见状也没了耐心,“殿下今日又迟到了,可知寸阴寸金,您已然耽误了旁人的时间,却还要站在此处,宛如一个木头。” 他竟然骂她是木头? “太傅,我……” “殿下若实是不想上臣的课,便禀了皇上,日后也不必再来。” 不必再来,也不必再见到他,那自然是好的。 只是,她还掌握着日后种种因果,便更加不能这样自暴自弃了。 孟家的江山已然在她手里丢了一次,这次断然不能再丢。 萧砚,她必然会好好地与他斗上一斗。 孟卿抬眸,神色认真严肃,“太傅,学生知错了,日后不会再犯。” 这一番话出自她口,萧砚自然有几分惊讶。 难以相信,这是一个草包小帝姬说出来的话。 但是他身为学究,也不能跟一个黄毛丫头过不去。 便道:“殿下知错便好,快先入座罢。” “是太傅。” 孟卿听话地进入斋内,找到自己曾经的位置乖乖坐下。 斋内除了孟卿,还有三名公主,其余的都是大臣们送进宫来的伴读。 她做过皇帝,享受过人上人的滋味儿,坐在这样一个地方,心里也说不上来什么感觉,就是一阵怪怪的,还颇不自在。 甚至周围的人都以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她,仿佛在看一个异类。 “朝闻道,夕死可矣。谁能解?” 斋内静谧无声。 唯独最前方的孟蘅举起了手。 萧砚轻扫一眼,默默点了个头,孟蘅才从席间站起。 孟蘅即使身为公主,也十分尊师重道,对待萧砚,也丝毫不失礼。 她微微欠身,“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的意思是:早上悟到了真理,晚上死了也可以。” 萧砚敛下眉来,貌似对她的答案不是很满意。 于是他又道:“还有其他人能解吗?” 孟蘅颦了颦眉,一对绝美的柳叶眼朝四周不动声色的瞥了几眼。 周围的学子面面相觑,不知该不该站起来作答。 谁知作为太傅的萧砚竟然将书直接往案上一丢,颇具三分威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