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沈定听说林祯因为他的事情没有过生辰,心中不禁惭愧,他抬起手,轻轻地摸了摸林祯的后脑勺,怜爱道:“她都已经睡着了,就先不吵醒她吧,等明日再告诉她朕醒来的事情也不迟。你们将皇后带去偏殿歇下,郑华你将这些日子发生的事都一五一十地说给朕。” 郑华连忙应是,指挥宫女们将林祯送到偏殿躺下后,他这才回到内殿躬着身子将这段时间宫里宫外发生的事情说给皇帝听。 “那日您突然昏倒,可把所有人都吓坏了,皇后殿下听闻消息赶来时脸色都是白的,但她还算镇定,很快就安抚好了闻声而来的嫔妃和大臣。您身边需要人照顾,皇后殿下就寸步不离地在清心殿里照顾您,期间有嫔妃闹着要进来看望您,也被皇后殿下用雷霆手段给赶了回去。 江南灾区的奏折源源不断地送进宫等您处理,大臣们纷纷求见,但是您却迟迟未醒。皇后殿下觉得灾区的事情不能拖,就将奏折都揽了过来,一边照顾您一边批阅奏折,给大臣们出谋划策,及时处理了不少急事。大臣们也都没看出来,以为是您醒了,朝中一派安详。 期间中书令大人也来了一次,说是灾区进一步扩大,之前拨的款不够用,想求见您再开一次国库拨款。皇后殿下见此时非同小可,便接见了中书令大人,将事情原委说明。得知灾区还需要拨款,而没有您的旨意开不了国库,皇后殿下便捐出了她的所有积蓄,包括您当初给的聘礼剩下的部分,总共一万五千多两黄金,全数交给了中书令大人,让他先送往灾区应急。 因为灾区需要银两重建,皇后殿下唯恐国库空虚,便下令减少后宫开支,自己还带头勤俭节约,每日只许御膳房做两菜一汤,吃不完就留着下一顿接着吃。皇后殿下以前多爱吃东西啊,如今为了灾区的百姓,已经很就没能好好吃一顿肉了。还是今日过生辰,御膳房的厨子看不下去了,自掏腰包给皇后殿下买了肉做了碗丰富的长寿面给皇后殿下,皇后殿下吃得可开心了。 就这样,后宫的部分嫔妃还指责皇后殿下滥用职权,克扣她们的吃穿用度,来找皇后殿下评理。皇后殿下也是被她们闹得烦了,下令将她们关回寝宫禁足,还要她们也参与到赈灾中,要她们给灾区百姓织布。有些嫔妃还不服气,声称等您醒后要跟您诉说皇后殿下的恶行。” 沈定听了郑华的述说,又是心疼又是生气的,心疼的是林祯的懂事,生气的是林祯受了委屈,恨不得回到过去那几日,强迫自己醒来保护林祯,只可惜这世上并没有时间回溯的方法,他什么都做不了。 他只能叹气道:“这些日子苦了祯儿那孩子了,她在朕病倒的时候为朕做了这么多,朕也不知道该如何才能报答她了,朕欠祯儿的是越来越多。” 郑华低着头没有说话,显然是默认了。 沈定看到不远处桌子上堆积的奏折,想起郑华刚才跟他说这些日子的奏折都是林祯帮忙处理的,便来了兴趣,对郑华说道:“将祯儿今日批阅的奏折拿过来给朕过目一下,让朕看看祯儿看得怎么样。” 郑华连忙拿了几本奏折过来给皇帝翻阅,对皇帝说道:“皇后殿下很有政治目光,见地独到,朝廷里那么多大臣都没看出来这些奏折是皇后殿下批阅的,还称赞陛下圣明呢。” 沈定随便看了两本,林祯在奏折后面用红笔写了详细的看法和解决方案,言之有理,给出的方案也非常实在,不像是一个才十几岁的小姑娘该有的目光,怪不得朝中那些老狐狸都没认出来是林祯批阅的奏折。若是他们知道他们连一个黄毛丫头都不如,估计会被气死。 想到这里沈定就觉得有些好笑,在郑华疑惑有期待的目光中,他合上奏折,笑着赞叹道:“祯儿的政治目光果然不错,是个治国的好人才,留在后宫里操持内务倒是屈才了。” 郑华赔着笑道:“可不是嘛,皇后殿下的魄力教奴才佩服极了。” 沈定坐在床上感叹了一番,突然想起来问郑华:“你说这些天都是祯儿在照顾朕?” 郑华回答道:“千真万确啊,皇后殿下哪里都不去,就在床边照顾您,喂您喝粥喝药给您洗脸,晚上睡觉都是在那边的榻上休息的,不信您可以问流光。” 沈定闻言十分感动,说道:“朕不是怀疑,朕只是好奇,祯儿自己都是个需要人照顾的孩子呢,居然都能肩负起照顾朕的责任了吗,看来是朕小看她了。” 郑华有些自豪地说道:“皇后殿下啊,能力大着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