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青山矿存在的意义-《官运》
第(2/3)页
林辰最后计算出来的结果,是1250万元。
王亮一直目不转睛地看着林辰演算,待他计算完毕,王亮问税务局长郭伟:“郭局长,你是税务方面的专家,你看这个数字可靠吗?”
郭伟摘下老花镜,看了一会儿,点点头说:“计算没问题,但这只是一个理论上的数字。”
“理论上的数字,是什么意思?”王亮发问道。
郭伟又戴上老花镜。税务局属于派驻部门,不受当地政府管辖,所以他发起言来,并不顾忌王亮的感受。
“我说是理论上的数字,是因为小矿井开采技术落后,人均单位生产率低,理论指标与现实情况相差很大。我们前期刚开过一个座谈会,滑石矿企业表示,如果按照这个标准百分百地征收税费,绝大部分矿井都会收不抵支。交完税费,除去各项成本,就留不下几个子了,甚至会是负数,这会严重打击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王亮又把头转向矿管办主任肖建雄:“老肖,你的意见呢?”
肖建雄点点头:“郭局长说的确实有道理,特别是矿产资源税适用税率,一下子提高到每吨20元,很多矿井企业疼得哇哇叫。据我所知,已有地区默认对这个税率进行优惠调整,下调力度很大。”
站在白板前的林辰听了郭伟和肖建雄的话,感觉非常可笑。他也认为每吨20元的税率过高,但仅仅凭开个座谈会,听听企业意见,就得出税费负担过高,从而否定了林辰的计算,如儿戏一般。这些久居官位的领导,决策习惯于依赖感性思维,缺乏逻辑思维和数学意识,仅仅靠拍脑袋想当然来下结论,真是太可笑了!
想到这里,林辰问王县长:“王县长,能否允许我以青山矿为例,计算一下它的税费和利润情况?”
作为数学系毕业的高才生,王亮如何不反感这种没有经过细致调研,也没有经过认真计算就下结论的行为。但官场上一直都是这样,他也很无奈,今天林辰的行为,让他眼前一亮。王亮一眼看透了林辰的用意,点了点头,说:“可以。”
林辰把白板上原来的内容擦掉,写上:青山矿财务利润及税费成本分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