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官运》


    第(2/3)页

    王亮道:“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你准备的说明材料呢?”

    林辰急忙递上说明材料,王亮细细读了一遍,说:“不错,这材料把来龙去脉说得明明白白,再加上那两个矿工的证词,更是不容易反驳。你回头把这个说明发给张书记,向他解释一下。”

    徐胜涛说:“还是由市委办转报比较好。”

    王亮一挥手:“随便!咱们到对面会议室吧,一会儿张部长就来了。你呀!以后要沉得住气!”

    徐胜涛和林辰到了会议室,一会儿功夫,宣传部长张科昆、副部长文忠诚、新闻科长郑伍、政府办公室大数据科科长姜洪刚都到了。

    王亮开宗明义:“昨天晚上,宣传部通过舆情监测工具,发现一宗针对我县大山镇青山矿的舆情,张书记在外地出差,他非常重视,委托我召集大家开会认真研究,有针对性地处理好。张部长,你先说说吧。”

    张科昆部长说:“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每个人都成了互联网中信息发布者和传播者。现在,好的信息在网上传播越来越慢,而负面消息传播速度却很快,正应了那句话‘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昨天晚上发现青山矿舆情后,我们高度重视,根据相关规定直接向张书记作了汇报。这是我县首例由互联网发展起来的舆情,目前还属于潜伏期阶段。但随着更多网民加入传播,这种负面信息的传播面将会更广、引起的后果将更严重,恐怕能达到失控的局面。”

    姜洪刚说:“王县长,网络舆情的发展,我们一般将其分为潜伏期、爆发期、蔓延期、衰退期4个阶段。我们的意见是,目前要加强监控,暂时不予理睬,因为此时关注它的不多,如果我们一开始就进行说明或反驳,反而会被炒成热点,让它的传播速度变得更快。在加强监控的同时,建议尽快联系上发贴了删除帖子,这样就可把对我县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文忠诚说:“王县长,我向您汇报一下,这名叫李莉的记者,是省城报业集团下属千情网的特约记者,其真实身份是省城科技大学传媒学院的老师。前几天,我们获悉李莉准备在千情网发表这篇稿子时,迅速联系了大山镇的同志,一起到省城报业集团做工作,千情网同意不予发表。谁知这个记者是杠头,领导越不同意发,她越要发,最后竟然在自媒体上发表了。”

    王亮问:“能否再联系省城报业集团,请领导出面,让她删除帖子呢?”

    文忠诚摇了摇头:“昨天晚上我便联系了省城报业集团的韩副总编,据他讲,因为千情网撤回了李莉的稿子,李莉一气之下,放弃了千情网特约记者的身份,目前其发稿身份应该是一名自由撰稿人。我们去省城时,林辰主任也与李莉进行过当面沟通,这个人很难被说服。”

    张科昆说:“我们要未雨绸缪,做好应对网络舆情扩大的准备。在舆情扩大时,我们宣传部门会充分发挥联系媒体紧密的优势,正确地引导舆论,营造网上主流舆论话语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