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想不到天朝养鸡也有如此大的学问,赢了第一局,也不算侥幸。咱第二局再见分晓。” 言罢,便催促着夏使开第二局比赛。夏使同样将宋、辽两国御厨请到大殿中央,请辽厨宣讲菜品。 但见那位辽厨腆着大肚子,讲起话来瓮声瓮气道: “我选的菜品唤做鲈鱼脍,即天朝之前的隋场帝口里所言说的‘金齑(jī)玉脍,东南佳味也。’ 与八、九月下霜时节,取三尺以下者制成鲈干。下霜后的鲈鱼,肉色如雪,且无一丝不腥气。稍后请诸位品鉴。” 众人闻言,纷纷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声不绝于耳。仁宗因本朝赢了第一局。故而面色平淡中不免带有几分喜悦。 功夫不大,宫娥彩女开始上菜。仁宗见两盘中俱是紫色花、绿色叶与薄如蝉翼的白色鲈脍相隔,甚是赏心悦目,不免胃口大开。 夹起一片入口,待品鉴之后,觉得左边的肥嫩鲜美,少刺无腥。右边的虽然同样清白松软,不免味略带咸,肉质稍慢,遂将簪花投于左边竹篮中。 之后满怀期待地望向大殿的后面,希冀再次看到宋厨的身影。 然万没想到的是,评选结果揭晓,竟是辽厨以一朵簪花的优势胜出。 宋厨见输了比赛,登时懊糟的不行,沮丧着面孔问向那位辽厨道: “我取的也是松江鲈鱼,缘何滋味不同?” 辽厨见扳回一局,不免得意道: “你大概只知松江鲈鱼天生脍材也,恐不知于长桥南所出之鲈鱼四鳃,而桥北近昆山大江入海,所出鲈鱼三鳃,品质自然有所等差。” “那你又如何晓得?” 宋厨不免追问了一句道。 “我虽为辽人,却打小在松江边长大,自然比你知晓得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