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而此时的西北边关,正如林初一所说,仗是已经打不起来了。 西凤大军已退,据说是西凤老皇上终于没了。 新皇一高兴,我们不打了,求和。 刚登基,龙椅还没捂热呢,打什么仗? 一道道圣旨八百里加急前往各处,退兵守城。只要对方不来犯,所有人按兵不动。 这些年打仗打仗,粮食的税收一增再增。 西凤有些地方都已经到了难民围城,百姓流离失所的地步,还打什么仗? 民如水,君如船,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如今,水面已经开始波涛汹涌。幸亏老皇帝死的及时,不然翻船也是迟早的事。 不过不得不说的是,文康算是个好皇帝。至少在国家的面子上,他首先考虑的是百姓的温饱问题。 军帐中,林永峰一身铠甲,看着桌上的求和信,眉头轻皱。 不打仗了,该高兴才是。 但不想立功的将军不是好将军,他与西凤你来我往这么多年。对方就这么猝不及防的求和了,还挺让人不适应的。 再给他半月的时间,他绝对能攻下对面的城池。 唉,可惜了闺女给他准备了这么好的装备啊。 就这么回京,他咋感觉这么不好意思呢? 外面,李将军带着几位偏将在帐篷前踌躇不前。 想进去,又不太敢。 就这么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大眼瞪小眼。 林大郎和石进过来时,看到他们都在,还挺意外。 李将军和几位偏将却是冲林大郎一笑,一把将石进给拉到了一边。 林大郎看了他们一眼,并没有多说什么,掀开帘子进了帐篷。 经过这段时间的磨砺,少年身上早已经没了以前的优柔寡断,目光坚定,也多了几分锐利。 “将军。” 军营里没有二叔,只有将军,让人刮目相看的,不能只是他是二叔的侄子。 自到了边关的那一刻,林大郎便将此事铭记在心,他也真的是在磨练自己。 林永峰抬头看了他一眼,对这个侄子他很是满意。 本来就是林初一带过的,离开刘氏的影响,林大郎的蜕变让人意想不到。 “大郎啊,不是去练兵了,这个时辰怎么有空过来?” 林大郎笑了笑,只说让他们自己练去了。 都想比人强点,就算没人看着,他们也不会偷懒。 说起这事,还得从林家军才到边关时讲起。 林大郎在家和家里人锻炼惯了,来到军营一直不适应,感觉军中那一套太过花拳绣腿。 索性就每日脱离队伍,和石进一起练,他们那个度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受得了的。 但人往往都有攀比性,敬佩的同时,军中的士兵跃跃欲试。 每日练兵过后都有人跟在两人身后继续锻炼,吃不消,但效果也是真好。 到后来,李将军直接就把练兵的事交给林大郎了。他现在也算混了个偏将的职位,专门管练兵这一块儿。 林大郎也算是用心,丝毫不藏拙。无论在战场上还是军营里,大家都服他。 平日忙的脚打后脑勺,他一般不往林永峰身边凑。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