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书同文,车同轨-《嬴成蟜嬴政全本免费阅读》


    第(3/3)页

    嬴成蟜冷哼一声,道:“我不用力。”

    始皇帝这才以右手接过,嘴上道:“朕怕你用力?朕是怕震伤你,这是何书?”

    嬴成蟜看着始皇帝拿书右手上的红肿,忍不住失笑。

    他伸手捉住嬴政右手,以内力化开嬴政右掌淤血,很快始皇帝右手便恢复正常大小。

    始皇帝动了动,不痛不痒不麻。

    除了比往常稍微红了一些,其他并无异样。

    这事赵高和盖聂也能做到,但始皇帝觉得有损帝王威严,不让他俩做。

    “这是我梦中所见的文字,皇兄废除七国文字,要天下共用此文字,先把文字统一再说。这里面文字皇兄找那些博士好好学习一下,有什么改进的让他们互相研讨。但有一条需得记住,小节可改,大体不得动。”

    嬴成蟜极其严肃。

    他之所以这么说,其原因是秦国此时文字还是大篆。

    大篆的特点是规范化和线条化,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字形结构趋向整齐。

    在大篆之前,文字与其说是文字,不如说是图画,也就是所谓的象形字。

    比如象形字的“龟”字,看上去就是只小乌龟,多填一笔少填一笔都可以,只要像个小乌龟就行。

    大篆的出现,是文字脱离于图画,以固定线条和结构来表现实际意义的重要节点。

    大篆,奠定了后世方块字的基础,还保留了一些象形字的图画残留。

    而嬴成蟜此时拿出的简体字,可以说和这个时代格格不入,这是现代版的方块字。

    简体字已经完全脱离了象形字范畴,是国家为了全民开民智而集全国之力创造出来的文字。

    在简体字上,几乎看不到任何图形残留,一切只为简单好记便捷服务。

    如繁体“龍”字,蜿蜒盘旋,像大型动物。

    但简体“龙”字,基本上就什么都不剩了。

    繁体和简体区别都如此之大,更不用说大篆和简体的区别了。

    要是没有嬴成蟜写下的这本《简体字大篆对照表》,秦朝人这辈子也猜不出简体字是什么意思,他们从字形,字体根本看不出简体字是什么。

    而要推广简体字的最大阻力也正是来源于此,识字之人会极其反感,这些在他们眼中毫无美感,且毫无逻辑的简体字。

    如果将简体字和七国文字放在一起,要天下读书人选一个做统一文字。

    选简体字的人,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万中无一。

    七国文字都是脱胎于甲骨文象形字。

    这在我们后世看来半点不像的文字,在当时识字之人眼中是有共通之处的。

    读书之人肯定是会去选择他们所熟悉,所了解的七国文字。

    历史上原本推行的小篆,是在大篆基础上进行改良,其依旧具备时人认同的美感与逻辑。

    嬴成蟜半路截胡,以简体字取代小篆。

    为了融进这个时代,嬴成蟜可以允许那些博士们在简体字上稍微加一些美感与逻辑。

    但大体上,嬴成蟜绝不允许。

    这不是前世念想,也不是嬴成蟜任性。

    而是这些读书人,占不到天下人的半成。

    对于那些不识字的人来说,学会简体字,显然要比学会小篆,大篆快得多。

    文字统一速度越快,六国遗民对秦国认同感越快,各地民族融合进程越快。

    使用简体字,秦朝才会以最快速度整合人心,消除各国隔阂,国势稳定。

    而想达到这样的效果,付出的代价,便是与天下读书人为敌。

    如果嬴成蟜穿越的时代,那高高在上的王座上不是始皇帝,嬴成蟜必然不会做什么《简体字大篆对照表》。

    中国历代王朝。

    敢于担千万骂名,只要认为正确就敢于大刀阔斧,全面改革,勇于前行,不惜与全天下为敌的帝王。

    只有始皇帝一人。

    始皇帝看到嬴成蟜如此神情——和要他实行郡国并行制,推恩令时如出一辙。

    始皇帝便知道,这又是一件可以影响天下的大事。

    始皇帝随手将刚才耍赖才要来的《91学习资料》扔在桌案边上,身前放好《简体字大篆对照表》。

    他正襟危坐,极其严肃,极其认真地翻开了这本书的第一页。

    这一翻。

    翻开的不只是《简体字大篆对照表》。

    更是华夏民族的新篇章——书同文。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