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一己之力扭转战局-《镇北王关宁》


    第(2/3)页

    关宁真的为他们创造了极好的条件。

    管文通开口道:我建议应当迅速将镇北王事迹传遍全军,为我军增添士气。

    理当如此,直以来我们都处于防守方,士气低迷,而今更是衰落到极点,此时有巨大振奋作用!

    没错。

    众人附和着,都表示可行。

    另外

    管文通正准备开口,却被杨素接话道:另外我们应当抓住战机,开始反攻!

    现今敌军重心会在关宁那边,要保证他们后方安稳,我们不可错过,并且要猛攻,强攻,关宁依旧深陷敌后,他已经承受了很多,不能让其再有压力。

    杨素的话让众人怔。

    显然没想到态度转换如此之快。

    越国公英明。

    管文通又问道:自开战之初,我军始终败退,而今镇北王立如此大功,有如此大捷,是否应回传朝廷,振奋人心?

    这是在为关宁请功。

    众人都知道当初这位刚继任的镇北王有多么寒酸,自家的镇北军无法统领,却只是个千人将,并且领的还是新兵。

    当然朝廷的说辞也能说的过去。

    年少而初继王位,历练不足,若带镇北军入战场,稍有不慎,可能将之葬送

    因而是让关宁来历练的。

    现今还有什么好说?

    这不止是为其请功,更是正名!

    他们都知道管文通为何会如此,因为管文通正是平民系的代表人物,他没有背景,完全是凭借功勋到这个位置。

    这也是大康的个奇怪之处。

    按理说镇北王府是最大的贵族系,却偏偏跟平民系走的很近,现在关宁展现军事才能,这是要力挺了

    拟信!

    杨素开口。

    书记官忙着把刚才所记下关宁出事的战报撕碎,又重新记录。

    镇北王关宁初入战场便遭受敌人埋伏身陷敌圈,然其在敌后暗中发展,始终与敌对抗,终立大功,以人之力扭转战局

    杨素说的很详细,基本与胡大禀报致,没有遗漏,字数达近千字。

    立即派人百里加急送入上京,以捷报相传。

    是!

    有人接信,立即离开。

    源州那边也进展不顺,我们这边要尽快取得战果。

    之后杨素又开口道:我们来商讨反攻计划。

    是。

    议事结束,按既定计划开始实施。

    由管文通出面亲自宣告所得情报,关宁在敌后取得进展很快传遍全军,立即引起极大震动,也振奋人心,低迷的士气迅速回升。

    魏军已经开始撤退,借着这股风正式宣告反攻!

    大康军队终于不再回撤防守,而是要主动出击了,士兵们早已憋了股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