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还地于民-《镇北王关宁》


    第(2/3)页

    比如生产力低下,农器具落后,水利灌溉设施不足等。

    而由朝廷进行统种植,是个提高产量的方法。

    这些在土地书里都有说明,当然制定这些,都是为了百姓好。

    名为朱初九的老汉,伸出干枯的手颤颤巍巍的接过土地书。

    “我也有地了!”

    “我有地了!”

    他呢喃着,已是泪眼婆娑。

    当了辈子佃农,而今终于有自己的地了。

    这种感觉无法形容。

    周边围观的不少人都深有感触,也都忍不住抹泪。

    这幕,看得人是分为辛酸。

    张重也有触动,他终于明白陛下推行新政的真正意义。

    他更觉得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件事情。

    为官者,应当如是。

    周边寂静,人们都在见证这历史性的时刻。

    朱初九将土地书小心翼翼地包裹在块布中,又仔细的放在胸口的衣服内衬里。

    他才觉得放心。

    随即他看向了身边的年轻人,也就是他的儿子。

    直接巴掌打在了脑袋上。

    “你永远记住今天,这是陛下的恩典,再敢像以前那样,叫嚷着什么抵制新政,看老子不打你的腿!”

    “你要好好读书,想着报效朝廷,报效陛下!”

    他喊的声音很大,让很多人都听到,这句话让围观的读书人都有感触。

    他们疑惑了。

    血腥残暴的暴君,心为民的明君。

    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陛下?

    谁都没有注意到,他们的态度在点点转变……

    “跪下,给陛下磕头!”

    朱初九拉着自己的儿子跪了下来。

    “谢陛下恩典!”

    这只是第个,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更多的人过来分到了土地。

    有些是原本就没有的,有些是他们的地被侵占了,现在又拿了回来。

    总之,他们有地了。

    谢陛下的声音直不停。

    这只是第场,也只是开始。

    对于如李松石那样的大地主来说,亩地对他根本没有任何影响,也无关痛痒。

    可对那些贫苦百姓来说,却是养家糊口的生计。

    在这种气氛带动之下,先前那种紧张的氛围逐渐消退,开始向好的方向转变……

    新政推行,官绅体纳粮,已经取得了巨大进展,并有个良好的开端。

    在这个过程中,关宁表明了决心,也显示了恩典。

    各项事宜进展顺利,当即关宁下令,将由淮安开始到整个淮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