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5章 敲响警钟-《镇北王关宁》


    第(2/3)页

    现在就要让水往高处走。

    可想而知有多难。

    “陛下,您先考虑考虑。”

    李福见关宁沉默不语,又忙着开口。

    “不用考虑了。”

    “这……”

    李福神色黯然。

    他就知道是这个结果。

    周期长,难度大,花费多。

    以现在的大宁确实难以做到。

    “朕同意了。”

    关宁开口道:“你回去后就可以去上京报批,等户部拨款,明年开春就开工。”

    “真的吗?”

    李福微微愣神。

    他万万没想到陛下还真的能同意。

    “只是这钱?”

    李福又犹豫了。

    “要开工就必须要完成,最后因为没钱进行不下去,可就不好了。”

    “那是自然。”

    关宁直接道:“烂尾工程劳民伤财的可没有任何意义。”

    “还用以工代赈的方式吗?”

    “当然!”

    关宁笑着道:“说实话要是换成以前朕是真的不敢应你,这个工程值得做,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他主要看中还是价值。

    这条运河修通了,能把北方盘活,上京以北也有了经济运输线路,还有战略意义。

    其他官员都吓了跳。

    他们不知道具体是什么工程,但刚才可是听说了,花费要近千万两。

    这是多么庞大的数字。

    就这陛下都能答应?

    李福笑问道:“陛下此行有收获?”

    他曾经是军队出身,也跟蛮族打过仗。

    前段时间因为陛下未归,朝堂混乱,人心动荡。

    陛下回来了,并不着急回京,反而把他们找来问话了。

    这轻松的样子,看就没什么大事。

    连这样的活都敢接,肯定是有大收获了。

    此次战果关宁并未公布,就连白绍元抢掠回的都秘密积压着,没有外露丝毫。

    所以外界是毫不知情。

    关宁没有说过,给了个你懂得的表情。

    他还正愁怎么花钱。

    李福这就赶上了。

    “陛下,您看看臣提交的,相比李大人那近千万两,我这个只需花费几百万两就能成。”

    这时有个年近五旬,肤色略白,留有长胡的官员站出。

    他是北方延州的州牧,徐方年。

    延州和宜州相邻,只不过个在关外,个在关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