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书法,诗词-《聊斋之证仙途》


    第(3/3)页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天底下哪有不当文抄公的穿越者?

    这简直就跟八十年的太子,一辈子的接班人那般滑稽。

    这一刻,苏峻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在他身后站着的是诗仙李白,是诗圣杜甫,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深厚底蕴。

    再文采斐然,天资横溢的士子,在面对一整个文明的时候,也只能跪下了唱征服。

    看了一下诗题,乃是一个“春”字。

    见此,苏峻不由感觉有些头痛,头痛该抄袭哪一首诗词。

    才华过于横溢,也是一种幸福的烦恼了。

    “诗作一定要高人一等,但也不能太过惊世骇俗,否则才不配位反而容易惹人怀疑。”

    苏峻心中暗忖,各种念头如浮光掠影般从心中掠过。

    沉吟一会,苏峻蓦然眼神一亮:“有了,以春为题,那就抄袭韩愈的《初春》吧。”

    韩愈是唐朝人,唐诗唐诗,论诗莫过于盛唐。

    正所谓: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唐朝正是诗篇最为鼎盛的时期,鼎盛到仿佛耗尽了诗篇的气运,导致了后面几个朝代的诗运一直不兴。

    而且韩愈官至吏部侍郎,死后被追赠为礼部尚书,谥号为“文”。

    抄他的诗,苏峻感觉或许还能给自己带来一点文运。

    想到这里,苏峻心里暗暗吐了一口气,也不用草稿,直接在正稿上泼墨挥毫,一蹴而就。

    《初春》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写完之后,苏峻不由满意地点了点头。

    好诗配好字,相得益彰,最重要的是诗中并无典故,连改都不用改了。

    这毕竟是国家的抡才大典,哪怕才华横溢如苏峻,也不免要多几分小心。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