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暗算,明月-《聊斋之证仙途》


    第(3/3)页

    苏峻闻言默然不语,凝聚文心之后,一字一笔皆可引动浩然正气的回应,可以十倍,百倍地增幅文章中的文华之气。

    苏峻的诗文虽然上佳,但是文心未聚,在比拼文气之时,不啻于是自缚手脚,怪不得王子服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

    苏峻在心中暗酌,却看不得王子服那得意忘形的嘴脸,淡淡地说道:“那又如何?你能临场作诗吗?”

    王子服闻言脸色顿时一垮:他虽然在诗文一道造诣不算差,但是最欠缺的却是临场作诗的急智。

    以往的文会,诗会,他都是靠着提前准备的“作弊”手段蒙混过去的,若是真的临场发挥,恐怕会大失水准。

    一念及此,王子服眼睛贼溜溜地乱转,口中强撑道:“那又如何?本公子堂堂儒门真传,就是信手涂鸦也能有三尺文气,碾压全场足矣。”

    “呵呵。”

    就在此时,鱼幼薇环场拱手,轻笑道:“幼薇诗会的规矩,想必诸位公子都清楚的,今日以明月为题,诸位公子请吧。”

    “好,皎皎不群者,明月也。”

    “以此为题,甚好。”

    “诸位可不能弱了我们金华府的名头啊。”

    场上众人基本上都是年轻士子中的佼佼者,基本上都是从小就开始学习诗词,闻言皆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幼薇诗会举行了不知道多少次了,诗魁虽然每次只能有一个,但是除了诗魁之外,各地士林隐隐间还有其他的比拼。

    那就是一场诗会结束之后,文华之气鼎盛的程度。

    一般而言,一府俊彦的文气汇聚,能有十丈便算是合格的了。

    只有文华鼎盛的大府,方才有机会突破十丈的限制,最高纪录乃是京华府所创,诗会结束之时,文气高达十八丈。

    对此,金华府的青年士子们自然也是不甘人下,即便不能夺得诗魁,这也是上好的扬名机会。

    若是有所贡献,本地士林中的清誉声望也是刷刷地涨。

    名利动人心啊。

    一时间,有些性急的士子甚至已经开始催促侍女们赶紧呈上上笔墨纸砚了。

    见此情形,鱼幼薇精致的玉颜上露出一丝微笑,云袖一甩,跪坐在明月屏前,脆声道:“那幼薇便静候诸位公子的佳作啦。”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