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 ………… 随着比赛的临近,包括杨阳在内的多名球员归队后,克劳琛也把握一切机会,陆续打出了手中准备依旧的牌,其中就包括进攻战术演练。 逼抢!步步紧逼! 这是克劳琛强调得最多的,他要求所有球员必须要对对手实行高强度的逼抢压迫战术,不给他们留下任何思考和从容出球的空间。 克劳琛的战术要求很符合现在欧洲足坛的主流趋势,也跟阿贾克斯的战术很一致,所以杨阳适应起来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陈滔跟随杨阳在阿贾克斯训练过几个月,对这一套也并不陌生。 冯晓挺和周海斌则是得益于国家队期间的取经,也能够很快理解这一套打法。 但真正让杨阳感到意外的是一名新入队的中锋,高林。 根据杨阳得到的消息,高林至今为止还没有在国内联赛出场过一次,可以说是一张白纸,但却被克劳琛选入了国青队,而且委以重任。 他比杨阳高一点,身体素质很不错,基本功很扎实,拿得住球,扛得住人,速度也不差,在国内的球员当中,他算是相当出色的中锋了。 而真正让杨阳感到意外的是他的几次逼抢和跑位都十分聪明,他也是在训练中受到克劳琛表扬次数最多的球员之一。 在短短的一项训练当中,他有两次反越位成功,跑出了单刀,受到了克劳琛的点名表扬,并亲自手把手地示范跑位。 而后,他有一次停后场传球时,给杨阳送出了一脚妙传,让杨阳朝他竖起大拇指。 等到训练课结束后,杨阳也对这名新队友十分好奇,主动走了过去。 “干得漂亮!”杨阳夸道。 高林感到意外,有些受宠若惊地连连点头,“没什么,教练怎么说,我就怎么做。” “这已经非常难得了,你是真正理解了克劳琛的意图。”杨阳笑道。 “谢谢。”高林谦虚一笑。 看得出来,他在杨阳面前多少还是有些拘谨。 作为一名连国内联赛都没出场过的球员,面对杨阳这样在欧洲足坛已经闯出一番天地的国内巨星,要说他没有一点紧张是不大可能的。 “不管怎么样,好好加油,我们一起努力。”杨阳笑着鼓励道。 “好,一定。” 目送着杨阳离去,高林还有些不敢相信,杨阳竟然会主动走过来跟他说话,还几次表扬他,这可真是叫他有些意外。 杨阳倒也没其他的意思,只是单纯觉得高林确实很有实力,克劳琛的眼光很独到。 虽然只是一堂训练课,但很多东西都可以看得出来。 说穿了,训练场上都踢不出来的东西,到了球场上是不可能表现得出来的。 随后杨阳又走向了另外一名新队友,陆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