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6 老杨-《名人堂之路》


    第(2/3)页

    “两天,明天就走了。”

    “嗯。听你说,要去德国训练?”

    “没错。小春——就是我的经纪人,帮我约了和德克-诺维斯基的恩师霍格尔帮我指点投篮技术。我明天启程。”

    “德克-诺维斯基…”老杨轻轻地、像把这辆“德国战车”的名字嚼碎了再细细咀嚼似的念了一遍,随即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怎么了?”

    “没什么,挺好的。”

    “不,你有什么想说出来的。不妨就直接说吧。”以自己对老杨多年的了解,杨一鸣敏锐地察觉到父亲隐藏的话。

    “只不过…”老杨抬起头望向镜子中的自己,又透过镜子望身边的杨一鸣。“只不过诺维斯基那一套确实好,但他能完成还是因为他有7尺的身高,他可以在没有对抗的情况下就出手…”

    “但我不行?!”

    “并不是你不行,只是诺维斯基毕竟是个个例。大多数的投篮还是会在对抗后发生,所以我一直让你提升身体素质和对抗能力,你才有机会在NBA立足…”

    “这些都是老一套了吧。”老杨的话被骤然打断了。

    “并不是老一套,你看那些NBA成名的球星,谁不是…”

    “那么多人里面,你只想提起J博士吧。”老杨的话被第二次打断后,整个有三米多高的化妆室里,突然陷入了死寂,明晃晃的灯光灼得人眼睛刺痛。

    杨一鸣不忍想起重庆七月江面上毒辣的太阳。晒得人连眼皮都抬不起来。也有可能眼皮是被断线的汗水压住了吧,顺着他的睫毛滴在滚烫的甲板上,瞬间化作无影无迹的水气。杨一鸣双手背在身后,驮着上百斤的铁锚,一步一跃地在甲板上做蛙跳训练。夏天到了长江的丰水期,江水流速快,通过狭窄的河道时小游船左右晃得厉害,杨一鸣不仅要克服铁锚的重力和傲人的高温,还要在跳跃前进时在甲板上保持平衡。当时他才10岁出头,老杨提到的身体素质里的弹跳、对抗力、平衡性可能最初都来自这项训练,但杨一鸣依旧不觉得感激…

    甚至有些怨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