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一拍即合-《玉柱全文免费》


    第(2/3)页

    路上的运输损耗,视路途的远近,大致为五到三十倍不等。

    从长沙到镇筸城(凤凰古城),大约七百多里地。

    以玉柱在西北带兵出击的经验,结合无官不贪的现状,路上的运输,至少是十倍的损耗。

    也就是说,从长沙运出十石粮食,到镇筸城的时候,官兵们能吃到嘴巴里的粮食,仅有一石而已。

    当然了,玉柱已经脱离了军事爱好者的粗浅水平,进阶到了发烧友的程度。

    “贵道,若是能走水路运输粮食,尽可能的接近镇筸城,那就省事多了呀。”玉柱不动声色的出了一道送命题。

    在宫里的时候,玉柱已经和康熙,商定了作战方略,尽可能的走水路运兵运粮。

    只是,由于军事舆图的绘制技术,严重落伍于时代,偏沅省内的各个水系的走向,并无确切的答案。

    玉柱是初来乍到,不知湖南的底细,倒也情有可原。

    杨森已在湖南做了十多年的官儿,管的又是粮储之事。他应该知道,走水路运输粮食的成本最低,效率最高。

    顺治朝时,苏湖熟,天下足。

    到了康熙四十年以后,已经变成了湖广熟,天下足。

    如今的湖广地区,已经是地道的鱼米之乡也!

    “回抚台大人,以前,本省收储粮食,大多数地方都是走的水路。比如说,从桑植宣慰司,一直到澧州,皆可利用澧江上的船只来运输粮食,再经洞庭湖运至省府。至于,岳州和常德二府,不必赘言,它们就在洞庭湖的边上,沿着湘江,可以直达省府。另外,省府以南的衡州府、永州府、桂阳州和郴州等地,皆有湘江、耒水和潇水可以通船运输粮食。”杨森说的很详细,玉柱听得津津有味。

    不过,玉柱也在等着杨森说但是。

    听话听音儿,走水路运输粮食,是以前的做法嘛。

    “不过,自从前任的潘抚上任之后,强行改水路运输,为陆路运输。唉,路上的粮食损耗,竟然达到了惊人的三十几倍。”

    玉柱点点头,深深的看了眼杨森,确有真才实学,而且品性尚可。

    即使潘宗洛已经被逮,杨森依旧没有口出恶言的痛骂,而是含蓄的点明了症结所在。

    路上这么大的损耗,唉,潘宗洛可真够贪婪的,比大明朝从胶东半岛送粮饷去辽东半岛的“漂没”,还要厉害得多啊!

    不过,反推回来,潘宗洛的刮地三尺之后,竟然还有这么多的存粮。

    可想而知,湖广熟,天下足,绝对不是谬誉。

    玉柱读了一肚子的史书,他自然是很清楚的,即使是北宋时期的荆湖两路地区,依旧是尚未开发出来的蛮荒之地。

    “不知,贵道可有表字?”玉柱故意透出了拉拢之意。

    杨森也是明白人,见玉柱主动问他的表字,强行克制住喜悦的情绪,拱手答道:“回抚尊,卑职贱表木林。”

    杨森也跟着改了称呼,由抚台大人,变成了更显亲近的抚尊。

    官场上通行的定律,对上司的称呼,越是与众不同,关系就越近。

    “哦,原来是木林老哥子。”玉柱亲热的唤了杨森的表字,这就意味着,和杨森的关系,前进了一大步。

    杨森被唬得不轻,他就算是胆子上长了毛,也不敢自居为玉柱之兄。

    “抚尊过于抬爱了,卑职哪里消受得起这么大的福分?说句逾越本分的话,抚尊老大人,您还是唤卑职杨木林吧?”杨森的回答,十分得体。

    既守着部下的本分,又没有让玉柱难堪。

    一旁的周荃,不由暗暗点头,这位杨道台,即使达不到八面玲珑的程度,至少也有七面玲珑了吧?

    关系拉近之后,才方便说体己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