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6制作甜品-《农家小福宝,有田有空间》


    第(1/3)页

    林糯糯万丈豪情:“千金散尽还复来嘛!”

    这修路不仅是造福村里人,并且还方便了自己。

    他们来来回回的来回跑,肯定是路越好,费时更少,那人也少受颠簸的罪。

    况且现在不修,等到时候鱼苗出塘了,为了运鱼出去,还不是得修。

    赚来的钱本来就是拿来花的,抠抠搜搜也没意思。

    取之于民,造福于民。

    那制糖的法子,本就源自于古代的某个奇工巧匠,而粗盐提纯,更是无数人的辛苦结晶,她只是拿来用罢了。

    这钱也本不是靠她自己辛苦赚来的,反而得来十分简单。

    所以林糯糯不觉得心疼。

    这也算是做好人好事,给自己和家里人积福呢。

    若是把这些钱拿去赌坊,一掷千金的,那林糯糯才觉得心疼,白花花的银子打水漂。

    可这是修路,俗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这古槐村怎么着也算她的家,她自己过得好了,带动这些乡亲父老们一起致富,她觉得没什么问题。

    那泥泞不堪的土路修成平整的驰道,走起来能节约大半时间,村里人以后去镇上就方便多了,靠脚力也能轻松走到了。

    林糯糯先去打听了修路的行情,这一听,直咋舌。

    修路果然很贵。

    若想修出平整的驰道,哪怕下雨天,道路也不会再泥泞不堪,所需花费何止是千两,她那些银子怕是要填进去七八成。

    这驰道要用红砂岩土填筑压实的,行驶起来格外结实,管个几百年都不成问题。

    这么算算,还是很划算的。

    但林糯糯也不是有钱的傻子,该省的成本,还是要省下来的。

    她请来了一批老师傅,那些人一听林糯糯说自个儿掏钱都村里人修路,都纷纷敬佩她的大义之举。

    而林糯糯被皇帝旌表的事迹早就传遍了十里八乡的,如今大名是令人如雷贯耳的,因着这层关系,她还得了折扣。

    这修路便这么红红火火的开展起来了。

    在此之前,林糯糯也跟村里人说了要修路的事。

    村民们听了,无一不赞扬她的壮举。

    其实林糯糯也有自己的小心思。

    人怕出名猪怕壮的,大家知道她得了旌表赏赐,肯定知道她有很多银子。

    难免有些亡命之徒会动一些歪心思。

    她如今把这钱全拿去修路,自己留下一笔小数目就足够了。

    况且那火锅冒菜店马上也能开起来了,他们家好吃好喝的,那些银子放在家里,她还生怕贼惦记呢。

    如今解决了这个后顾之忧,她也能更好的开店赚钱奋斗了。

    村里人可不知道林糯糯的小九九,只觉得她是菩萨座下的灵女下凡,这是来造福众生来了。

    逢人便夸她有良心,身为古槐村的人,他们如今是走哪都恨不得自报名号,为此沾沾自喜的。

    当然,村里人也没闲着,这修路可是对每个人都好的事,他们哪能不参与进来!

    无论男女老少,每天急急忙忙赶完家里的活,就去帮着一起出力修路。

    因着村里到镇上的路也不算多远,况且所有人一起来帮忙,齐心协力而,干得自然又快又好。

    不过一个月,那山路已然大变样!

    林糯糯那箱一万两的银子,也被消耗得七七八八了。

    但她如今剩下的银子,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讲,仍然是个巨大的数目,几千两银子,花一辈子都够了!

    路修好的那天,村里人还凑钱买了一大串鞭炮,噼里啪啦的炸了好久,炸得震天响,让十里八乡的村民们都听到了这喜庆的声音。

    每个人脸上都喜气洋洋的,提了各种肉和蛋、菌子、野菜等东西,纷纷去林糯糯家里道贺。

    林糯糯都笑着收下了。

    得,哪怕敞开肚皮吃,这些东西都得吃上十天半月了。

    如今天热起来了,为了不浪费,林糯糯还分了一半出来,给钱师傅夫妇二人送了过去。

    他们也免得再多花银子去买菜了,现成的将将好。

    钱师傅如今还在省钱的阶段,钱夫人的病这一个月好了不少,但仍得继续治下去。

    因此,能有新鲜免费的肉蛋菜,他是来者不拒,又连连谢过林糯糯。

    他们也没闲着,平常把林糯糯的院子打理得井井有条的,并且还种上了花花草草,弄出了极其有烟火气息的一个院子。

    林糯糯一看,乐了,不错,还给自己院子找了两个免费的“保姆”呢。

    平常有他们打扫卫生,哪怕自家人十天半月不去镇上住,但只要去,那房间肯定是干干净净纤尘不染的。

    听钱师傅说,钱夫人每天早上散步,打理院子,晚上跳广场舞,精气神一天比一天好,干起活来也分外有劲。

    林糯糯这才放心下来。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面发展。

    如今路也通了,再过几天便能开业了,林糯糯在做着最后的复盘。

    除此之外,她还新捣鼓出来一个东西——面包窑。

    砌这面包窑也不用她动手,她只大致说了下,林大山和林言就搞定了。

    砌好面包窑过后,用小火烧窑一两天,这面包窑便做好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