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线索(上)(求首订)-《最终深渊》
第(2/3)页
1986年11月4日,卖出1柄,剩余3柄
1986年12月15日,卖出2柄,剩余1柄
1986年8月17日,进货20柄,剩余21柄
......
1987年1月3日,卖出1并,剩余15柄
......
韩逸瞟了眼挂在墙壁上的日历,随后计算了一下账本上的时间,这家店开始卖这种长柄斧是1986年的7月17日开始的,而现在是87年的8月2日,那么中间时间差不多已经是一年出头了。
随后他将卖出一柄的那几笔记录再次单独拎了出来,一共是9次单独卖出去一柄。
不过这些时间间隔都很大,他排除了97年3月往后的日子,毕竟尸检时间摆在那里,案发后买的斧子显然不会是作案工具。
这次只有3笔单柄斧子的交易进入了韩逸的视线,而这三次交易的时间让韩逸锁定了时间在11月到1月之间,也就是3个月内。
随后韩逸三人直接带着这本笔记本回到了警局,然后开始了调查,他们开始调查电脑记录,翻看在这三个月中商三县所存在的失踪人口。
天已黑,没吃晚饭的韩逸和切割者看着电脑上排列出来的15名 11月到3月份夕阳市出现的失踪人口,陷入了沉思之中。
忽然一名警员拿着一份报告闯入了两人的办公室:
“韩警官,李警官,结果对比出来了,这十五个失踪人口中并没有和死者相匹配的人。”
韩逸结果报告扫视了一眼,随后道:“扩大范围,商三县不行就夕阳市,夕阳市不行就全国,将数据统计出来给我。”
听到韩逸的吩咐,那名警员的脸色也变得极差,不过还是点了点头,毕竟上头关照过,必须坚决配合执行任务,所以他忍了。
“死者应该不是商三县的人,毕竟都进行过对比了,我就怕甚至不是夕阳市的人,而是外来人口,那想找就麻烦了。”
切割者也是有些郁闷道,这案子确实难查,原本找到了一丝希望,但是如果死者不是本地人,那么全国那么大,该去哪找。
“我考虑过死者并不是商三县人的可能了,甚至就不是夕阳市的人,而是在这里生活的外地人,而且凶手觉得可能会从衣物上暴露那人的身份,所以才带走了衣物将尸体塞到机井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