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孫太后-《我老爹是叫門皇帝》
第(2/3)页
這讓自己的便宜老爹覺得御駕親征是大明皇帝的優良傳統,但他對自己的能力有些過于自信了。
張太皇太后離世,三楊相繼凋落,整個朝堂之上沒有一個可以對朱祁鎮起到掣肘的人。
也先率領瓦剌大軍進犯邊境,在大太監王振的挑撥下,朱祁鎮也想學父輩御駕親征,正面擊潰瓦剌,率領著京師所有的精銳,包括英國公在內的武勛集團,出兵塞外。
結果顯而易見,失敗了。
朝堂五十多名大臣,武勛集團,三十多萬的京師精銳,全軍覆滅,而朱祁鎮也淪為了瓦剌的俘虜。
大明有衣冠南渡,靖康之恥的危險。
在此危難關頭,朝中以于謙為首的官員,在與孫太后達成協議后,依舊以未滿兩歲的朱見深為皇太子,但又為避免主少臣疑,將監國的朱祁鈺推成了皇帝的寶座,并遙尊在也先營中的朱祁鎮為太上皇。
順天府京城城下發起了轟轟烈烈的京師保衛戰。
打退也先進攻后。
大明再也沒有永樂朝宣德朝的進取之心,開始走了下坡路,若不是朱祁鈺穩住朝局,于謙用盡輔佐,只怕大明的國運就被這一戰敗光了,永樂大帝積累下來的威名,仁宣之治留下的家底也蕩然無存。
被俘虜一年后朱祁鎮被送回了京師,也被朱祁鈺關進了南宮,這一關就是八年。
而在景泰三年的時候,坐穩帝位的朱祁鈺將朱見深的皇太子尊位廢除,立了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皇太子,不過兩年后,朱見濟夭折,大臣們又復議立朱見深為皇太子。
,在這種微妙的宮廷關系中,朱見深便開始了長達五年的提心吊膽的生活,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落下了口吃的毛病,并且瘋狂的愛戀照顧自己的宮女萬貞兒,是姐弟戀的開山宗師。
便宜老爹朱祁鎮回來后,也沒有安生的過日子,朱祁鈺重病期間,在徐有貞,石亨的幫助下,奪門而出,重新登基,并且殺了柱國大臣于謙,開始了天順之治。
人生唯一出彩的地方就是廢除了人殉制度。
朱祁鎮第一次登基是從父親的手中接過的皇帝,而第二次登基是從朱祁鈺手中奪來的皇位,也有人說是從自己的兒子朱見深的手中奪來的皇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