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北京保衛戰3-《我老爹是叫門皇帝》
第(2/3)页
一旦有了松懈之念頭,腦海中便會聯想到自己年邁的父母慘遭蒙古鐵蹄的踐踏屠殺,妻子姊妹被蒙古人任意凌辱,這些殘忍的草原蠻夷還會用彎刀挑起他們四五歲的孩童肆意大笑,仿佛在嘲笑他們又一個在戰場上的懦弱爹爹。
他們不允許這種事情發生。
他們不會后退,也不能后退。
膽怯,懦弱,恐懼,在這一刻全都蕩然無存,來的都是敵人,殺光眼前的蒙古人,才能保護自己安詳的家園不受侵擾。
即便是死,也要死在戰斗的時刻,即便是死,也要咬下一口蒙古人的血肉。
沒有見過鮮血的明軍并沒有想象中的一觸而潰,反而越戰越勇。
他們的勇氣,他們保衛祖國家園的決心,漸漸扭轉了態勢。
蒙古軍經過三日的急行軍,本就疲軟不堪,戰斗的時間久了,體力也有些跟不上。
而明軍越打越兇,城墻上的蒙軍漸漸支撐不住。
也先的笑容還沒有散去的時候,便見到有些攻上城墻的蒙古兵又退了下來。
在一旁的阿刺看到也先的臉色漸漸不好看,當下說道:“太師,我上前督戰吧。”
督戰可不是簡簡單單的壓陣,而是在后方封鎖,若是蒙古兵有潰敗之勢,這些督戰的人便會將退下來的蒙古兵射死,會當場斬殺。
蒙古人的陣前督戰歷史悠久。
也先沉吟一二后,便說道:“紫荊關對我們很重要,一定要握在我們的手中,阿刺,陣前督戰。”
“是,太師。”
領命后阿刺便騎著駿馬,引領著自己的本部軍馬奔騰而出,他們打破了一個位置后,便有幾名瓦剌兵吹起了號角。
正在進攻,若是想退縮的蒙古兵聽到號角的聲音后,都是心頭大振,不敢在行那退縮之舉。
這個號角的聲音就是壓陣督戰的信號。
這個聲音一旦響起,不管你在部落中是什么身份,只要敢后撤,便被被就地格殺,已成傳統。
沒有退路的蒙軍更加瘋狂了。
只有殺光這些明軍,他們才能活下來。
對于明軍來說,也是要殺光這些可恨的入侵者。
這是兩個民族之間的對抗,是鐵與血的對抗,沒有退路的對抗。
生命的流逝對于紫荊關戰斗的士兵們來說仿佛都是一件無足輕重的事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