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獻土國書5-《我老爹是叫門皇帝》


    第(2/3)页

    中軍都督府都督,成國公朱壽。

    文淵閣大學士,內閣次輔李賢。

    中軍都督府右都督,京師三營總提督,泰寧候陳瀛等人相繼上書支持。

    而前軍都督府左都督,遼東總兵官,武陽候石亨。

    都察院副都御史,遼東巡撫,孫祥,已經在另一封國書上簽字蓋印,也是堅定不移的支持者。

    當然促成這件事情的東閣大學士,都察院左都御史,禮部左侍郎徐有貞是當之無愧的鐵桿支持者。

    于謙這個人,做事耿直,與人相處也是一板一眼,頗為無趣,故在京師朝堂之上朋友很少。

    反對派的王文就是于謙為數不多的好友之一。

    他接任兵部尚書,廷推進入內閣,全是有于謙一手操作,此次反對只是因為王文覺得接納兩塊朝鮮的土地對大明沒有益處。

    這也是朱見深登基以來最大的一次朝堂波動。

    對于這些堆積如小山般的奏章,朱見深并沒有全部看完,只看了王文,商輅等人的奏疏,因為不管是反對者,還是支持者,所有的根據也就是那幾句話,看多了無益。

    朱見深知道明日朝會之上可能又是一場百官紛爭,改土為流之時,徐有貞戰勝楊善,出了風頭,那這次的朝堂紛爭,又會是誰脫穎而出呢。

    大朝會上,朱見深剛剛接受完百官的朝拜,王文便開始率先發難。

    “陛下,朝鮮獻土國書,大明不能接受啊。”

    “臣附議。”

    “臣附議。”

    “臣也附議。”

    …………

    朱見深并未說話,李賢列班而出,看著反對者的頭頭王文淡淡的說道“為何不能?”

    于謙不一定說的過王文,商輅,但李賢也不愿讓于謙出來與其爭執了。

    “若是接受這兩塊土地,遼平府太過龐大,駐守之軍也要添加,戶部所加之軍餉派增,官員也要增添,女真人世居之地已經夠大了,若是在添加這兩塊土地,不好管制。”

    對啊,一個遼平府比安南還要大,你這,你這怎么去管理。

    “現在不是管的挺好的嗎?”李賢接著問道。

    “可是現在用的是軍隊,現在還在打仗?”

    “那又如何?”李賢反問道。

    王文看著李賢:"李輔臣,現在是在朝會,是在廷議,你莫要在這里行詭辯之術。“

    “本官從未行過詭辯之術,若是依照王尚書的意思,難以管制,便就不管了嗎,那我們大明便直接將人口全部遷進關內,放棄遼東,更好管理,能這樣做嗎?”

    “孫都御史擔任遼東巡撫,苦寒之地啊,也從未上過奏章,言明苦寒,言明不好管制,武陽候率軍清剿,沖鋒一線,也從未說過畏懼打仗,害怕流血,王尚書,我們都是身居高堂,我們有什么權力,去反駁他們二人。”

    “依照你的意思,陛下把這個獻土的國書駁回,那你讓孫都御史,讓武陽候如何在遼東自處,追究他們擅自做主的責任,撤銷他們二人的職務嗎?”

    “撤了,你去當這個遼東巡撫,你去做這個改土為流嗎,還是那一位反對的大臣,敢站出來,對陛下保證,你能做好遼東巡撫,能一力承擔改土為流之國策乎。”

    王文冷聲說道:”李輔臣,本官說的是朝鮮獻土之事,從未對改土為流之國策有任何質疑,也從未對孫都御史,對武陽候有過任何的質疑,李輔臣不要混肴試聽。”

    王文有些急了,但李賢也并不慌。

    朝會上只要開始吵架,就是那個徐有貞出盡了風頭,自己早就有些忍耐不住了。

    “本官說的也是朝鮮獻土之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