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宗藩-《我老爹是叫門皇帝》


    第(3/3)页

    實際上大明的宗室制度,確實是一大弊政。

    可這些事情卻是皇家的事情。

    皇帝不說,臣子們就不能提。

    在朱棣成功上位后,對宗藩就有了一系列的限制,這個限制幾乎是已經將他們造反的機會給抹除的差不多了。

    除了漢王之外,之后歷任的親王,只有寧王帶著唐伯虎成功出圈,想到北京一日游,卻被王陽明把世都打了出來。

    藩王對皇權的影響已經很低了。

    在真正的歷史上,明中期包括弘治皇帝,嘉靖皇帝,萬歷皇帝等都開始對宗藩下手,不過只是在節流這方面下手,并未徹底根除宗藩對大明的危害。

    有明一代,分封八十七位親王。

    實際封王六十五位,其余二十二位都是追封所致。

    而在實際分封親王中,有十五位親王因罪除封,十二位親王因絕嗣而被除封,至崇禎時期,大明只有親王三十四位。

    這些親王雖然皇俸最多,爵位最高,但對大明的財政影響是最低的。

    嚴重的實際上就是親王的衍生物。

    郡王。

    大明共有九百多名郡王。

    而郡王的衍生物就更加不計其數。

    更甚者,在弘治皇帝時期,大明宗室之中出現了生孩子的冠軍,慶成王朱鐘鎰。

    這哥們生了九十六個孩子。

    在山西一府之地,竟然養活不了一個王府。

    這讓當時的弘治皇帝苦惱不已,可宗藩之事,對于這個以仁慈的皇帝來說,是老大難的問題,只能用補助的方式解決。

    而在正德皇帝朱厚照即位后,還是這慶成王,上了這折子,請朝廷派人過來,徹查一下他的子孫數量,他不認識自己的孩子,懷疑是有人冒充吃官糧。

    當時的王府,他的兒子,女兒,孫子,孫女,曾孫,曾孫女,大老婆,小老婆,兒子的大老婆,小老婆,孫子的大老婆,小老婆。

    整座王府破了千的主子。

    這讓朱厚照也是嚇了一跳。

    而發展至今,已經是明朝宗室的一個縮影。

    他們雖是沒有了王位繼承,但也餓不死,反正國家養著。

    而在后期的時候,張居正忍不了了。

    就允許郡王之下的宗室人員可以參加科舉,可以自己干點事情,但要放棄自己的宗室身份,也沒有朝廷的補助了。

    這對于那些想要一展抱負的宗室子弟來說,是個好消息,可大多數的宗室子弟卻不愿意放棄。

    也是治根不治本。

    若是這些宗室都老老實實還好,可總是有些宗室子弟,頂著一個將軍的頭銜,干些欺男霸女的事情,敗壞大明宗室的名聲…………

    在乾清宮的朱見深深深嘆了一口氣,他知道自己任重而道遠。

    藩王之事,從長計也。

    但必須要有進一步的策略根治…………

    養著這么多的宗室的負擔轉移到訓練軍隊上面,大明就可以常備多了五十余萬的精兵……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