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照抄-《我老爹是叫門皇帝》
第(1/3)页
徐有貞的怒火被朱祁鎮給挑撥了起來,也忘記了自己最初的打算,他將懷中的兩封家書全部取了出來。
走上前去,雙手遞給朱祁鎮。
朱祁鎮看著近在咫尺的臉,最終還是沒有勇氣拒絕。
他接過書信。
而看到朱祁鎮接過書信后,徐有貞也沒有退下去。
“你離朕那么近干甚?”
“臣要看著太上皇,將陛下的書信看完。”
朱祁鎮氣急,這真是一點個人隱私都沒有啊。
不過生活就像是強奸,既然反抗不了,那就只能去享受,即便大了點,享受不了,那也只能忍著。
朱祁鎮最先打開的就是朱見深的信。
父皇,多年未見,兒甚是想念父皇,對父皇的模樣記得也不太清楚了,只知道父皇英武非凡,有真龍天子之姿。
兒兩歲之際,父親聽信奸逆王振之言,不顧百官勸阻,執意北征,軍陣之事,不愿聽從英國公,成國公等人的安排,導致土木大敗,父皇已被韃子擄去。
雖懵懂年幼,但卻對當時京師有些記憶,皇奶奶害怕擔心父皇,兒亦是如此。
此時,兒已過十歲,方知,當年有家國覆滅,社稷宗廟顛覆之危。
兒臨危受命,承繼大統。
于太保居中指揮,英國公千里救援,方大破來犯之敵,保住太祖高皇帝百戰而創的基業。
已過多年,陽和之敗,土木之敗之陰影,漸漸散去。
兒在臨朝聽政之時,多次要求文武百官,商討迎回父親的事宜,卻因為種種事端,一直都不能如愿。
臨朝七年有余,雖身居大位,但心中最牽掛的還是困守蒙古的父親。
父親放心,兒一定好好治國,也望父親,好生照顧自己,終有一日,兒一定出宮,迎接父親回家。
兒,朱見深筆。
朱祁鎮看完書信后,重重的嘆了一口氣。
這封書信,朱見深沒有將朱祁鎮稱為父皇,而是叫父親,在信中自稱也不是朕,而是兒。
這讓朱祁鎮很是受用。
書信前面都是在告訴朱祁鎮自己失敗的原因,以及失敗的后果,而朱見深也給朱祁鎮找了一個替罪之人。
王振。
所有的罪都是王振的,我老爹沒有錯。
當然不可否認,王振也只是個替罪羊,如此之大敗,君主豈能逃避,可全天下的人都能說朱祁鎮是昏君,但朱見深卻不能說。
朱祁鎮看完書信后,心情也變得很是復雜。
朱見深是他的長子,他怎能不想念,可朱見深在位臨朝,卻讓他的老父親在外漂泊,受盡屈辱,他又怎能不厭惡。
就這樣朱祁鎮很是矛盾。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