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虞衡司-《我老爹是叫門皇帝》


    第(2/3)页

    他上心的是,現階段誰都給大明帶來更多的銀子,就是要給兩方政權都有了一股錯覺,只有討好了大明,自己才有一統朝鮮的希望。

    也正是讓他們有了這希望,才能為了討好大明,征收更多的稅,讓百姓苦不堪言,現階段讓他們先鬧著,等到大明有朝一日騰出手來,這將他們這倆貨都一起收拾了,而大明王軍以救世主的姿態,進入朝鮮,解救萬民。

    再讓自己的兒子或者兄弟過去,能為大明創造十幾個親王的職位……

    當然這是朱見深的初步想法,也并未跟任何人提起過。

    錦城君李瑜也沒有像在朝鮮所說的一樣,代替他們的大王叩見大明大皇帝陛下。

    李瑜齋戒三日,清水洗身,等到朝會結束后,便讓徐有貞帶著入宮,進入奉天殿。

    朝著奉天殿上的龍椅三跪九叩,算是完成了禮數。

    而后李瑜便戀戀不舍的與徐有貞在城外告別。

    他手中有了一封徐有貞帶給趙輔的書信,也有一封徐有貞對朝鮮漢城國主的書信,算是承諾信。

    大明不可能冊封平壤為朝鮮王,也不會坐視平壤軍對漢城造成實質性威脅。

    當然這種承諾,徐有貞下決心可比石亨要快上許多。

    石亨是不要良心來說服自己,而徐有貞要良心,只當自己是在做好事,用自己的承諾換來漢城國主的舒心,官員們的舒心,做好事嗎,不留名,所以那封書信上徐有貞這三個大字,一個都沒有出現……

    而乾清宮中。

    朱見深正在看著寧王的上書。

    大概意思是,陛下,這些時日幽禁府中,思量許多,對犯下的惡行后悔不已,請求陛下將對我的禁行令給撤銷了。

    朱見深將上書放下,看了一眼張保:“江尚書,現在何在?”

    對于寧藩的上書,朱見深根本就不想理會。

    這根本就不是認罪的態度,即便寧王真的認錯了,那又如何?

    你為魚肉,我為刀斧。

    朕放你出來,你才能出來,朕若是不提,你連想都不用想。

    “陛下,已派人去召了。”

    朱見深點了點頭,對于遠航造船之事,朱見深很是上心。

    在龍江船司的問題上,江淵也充分證明了自己的能力,組織能力,協調能力,原本計劃三個月的時間讓龍江船司開始動工,而憑借著江淵以及工部多位干吏的精誠合作下,提前了一個多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