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同化-《我老爹是叫門皇帝》


    第(1/3)页

    平涼城南五十余里,平涼河。

    這條河的水流并不湍急,此時的河面之上,到處都是逃難的人,有三萬人之多,他們想要跑到河的那邊,對于這些百姓來說,離升龍東京城越近,他們就越安全……

    這些人有的是普通的安南百姓,有的是平涼城的守軍,官吏,在這個時候,他們的身份沒有一絲差別,都是為了生命安全背井離鄉的人。

    明軍在六日前,大舉來犯,平涼城守軍不過千人,戶丁不過兩萬,面對明軍的兵鋒,沒有一絲反抗之力,只能棄城而逃,他們也不敢走大路,怕被明軍抓到,只能從山間小路上行走,五十里的山路走了兩日。

    在他們逃跑的過程中,沿途的百姓看到了大規模的逃跑隊伍,也都是收拾行裝,加入了逃亡大軍……

    這才導致了平涼城以南房舍皆空,宛如無人之地…………

    一個扎著兩個辮子的幼童坐在黃牛的背上,時不時的回過頭去看后面的大部隊,顯得很是興奮,他從未見過如此熱鬧的場面,當然他對于自己為何要逃亡也是一知半解…………

    除了那些不懂事的孩子之外,所有逃亡的人眼中都沒有一絲光亮,顯得很是麻目…………

    他們中有很多人,都曾經經歷過明軍統治的時期。

    實際上在那個時候,大明給安南帶來了很多東西,也建設了很多制度,大明是做過努力的,想讓“安南人同化于中國人”。

    比如,農歷九月,男女不許剪發,婦女必須穿短衣長裙,與中國衣冠制度相同,又設置文廟,對祭祀山川河流進行了規定時間,流程,人數等。

    除了暴吏之外,還有一部分的賢明官員涌現在這二十年的時期中,他們體恤這些百姓。

    在戰事中死亡的將士民眾,均予以妥善安葬。

    年邁有聲威者,給以禮遇。

    鰥寡孤獨無依者,設養濟院收容。

    又對被胡朝迫害慘死的陳朝貴族,給以追贈謚號及修理墳墓。

    當然大明為安南百姓帶來的好處,他們所記得的并不多,他們只記得,漢人讓他們加緊開取自己的資源,很多的百姓都在夜以繼日的為他們開采金銀礦產。

    而在山林偏遠地區,漢人讓安南人令尋找象牙、犀角。

    在海濱地區,漢人又讓安南人下海采集珍珠。

    另外,土產如胡椒、香料,以及珍禽異獸如鹿、象、龜、雀、猿、蛇等,都大肆搜刮,以帶回大明,讓底層的百姓終日奔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