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出海許可-《我老爹是叫門皇帝》


    第(1/3)页

    乾清宮中的朱見深看著朱儀在寧波的奏章。

    李賢選擇了在福建泉州,派人協助樸寧兒,朱儀等人籌備海事司。

    而徐有貞就選在了浙江的寧波,協助籌備海事司,遠海都督司。

    朱儀,樸寧兒兩個人到了寧波也小半年了,從最開始的束手無策,到現在小有起色,朱見深也是看著的。

    朱儀接管了寧波水師,樸寧兒也開始借著宮里面來人的身份,游走在蘇杭等地,尋找第一批想要獲得出海許可的商人。

    出海許可,是朱見深內閣諸多輔臣商量下的產物。

    商人得到出海許可官文之后可以合法允許出海,歸屬于海事司備案,要從在寧波修建的大明海港出海,出海之前,要查看貨物數量,價值,統一記錄定下價格,朝廷收取一成的利潤,也就是三十取六,當然朝廷收起的稅銀是根據定下的價值收取的,你在外面賣什么價格,就是你自己做主。

    原則上,每十艘的出海船只,會有兩艘水師戰船護送,共計四百余人,而出海的商船上面,要是商人有需求,可允許配刀具,弓箭,朝廷最先制造出的鳥槍也可配備,這些武器,都要在海事司登記在案,商家從南京軍需司正規渠道購買,刀具,弓箭,鳥槍身上都有編號,但這個東西在回來的時候,要留在船上封箱,由海事司小吏查看,若是有人拿著帶有編號的武器出現在大明的任何一個地方,斬殺持械之人,斬殺海事司小吏,若是在別的土地上與土人發生戰斗,遺失的,也要記錄再案…………

    就差明說了,你們出去能賣點東西,就賣點,不能賣也不能虧本啊,你們搶奪銀子,珍寶,大明也不管,只要進了大明,老老實實的,都不會有事…………

    當然,這個雖是朱見深想的,但背鍋的人是朱儀。

    讓百姓合法擁有武器,在幾千年的歷史中不曾有過,于謙第一個吹胡子瞪眼,可被徐有貞,朱儀,李賢等人,說的沒了脾氣。

    外出做生意,到了別人的地盤上,沒了武器,沒了威懾,這不就相當于羊入虎口了嗎……………………啊

    出海,都是男丁,對于普通百姓來說,要是自家的男人在海上遭遇了不測,一個家都垮了。

    所以朱見深就弄出了一個出海許可,一是為了海事司能夠更好的管理商人,另外一方面也是為了出海的那些普通百姓有一個保障。

    一張出海許可,需要兩千兩白銀的抵押。

    當然這個銀子也不是朝廷收取的,而是對出海船只的船上人員預留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