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有些崩了……-《我老爹是叫門皇帝》


    第(2/3)页

    韓雍在后方坐鎮,不停的將糧食,通過海路,陸路運往安南,在分流到了石亨的中軍大營中,而南京兵器司下屬的十幾個大型工坊火力全開,無數的箭矢,鳥槍,武器紛紛運往廣西。

    打了大半年,朝廷糧食都已經用了三十萬石,白花花的銀子流入了工部,流入了南京工部兵器司,從備戰都正式開戰,京師已經花了八十余萬兩白銀,若是沒有前兩年的新稅制頂著,朝廷早就打不起了。

    這也是為何,大明自明武宗之后,很少會對蒙古大舉用兵了,最大的原因不是因為明軍怯戰,而是因為朝廷手上沒有真金白銀去打。

    當然朱見深也清楚,這些銀子雖然看著是花出去了,可還是流向了工匠,民間,即便富了一批商人,但給商人工作的普通百姓也會有極高的收入。

    現在大明的財政稅制健康,而安南的偽黎朝就有些頂不住了。

    北地的失守,讓他們少了諸多的資源,只能從更遠的南方運輸,大量的勞動力開始進行這項工作,田地都開始荒廢了,現在明軍即便停戰退兵,明年的安南也會陷入大饑荒中。

    交州城中,也開始風起云涌了。

    前線的丁烈想要主動出擊,不想再拖著,可于洋等人,覺得全線出擊,敗了一戰就是國運覆滅,輸不起,不能隨意出擊,要拖著,讓明軍先急,露出馬腳。

    這種政見的不合讓安南的武勛派與文官派形成了嚴重的對抗。

    而此時的黎朝皇帝看著這種對抗,沒有明確支持任何一方,反而還將希望存于議和停戰的上面。

    明軍打到了家門口,可安南一個朝廷,卻有三種聲音,也是顯得有些可悲。

    太陽從東方升了起來,柔和的陽光照這座安南最大城池的身上,也照在了站在城墻上的于洋身上。

    此時的東京升龍城已經沒有半年前的祥和。

    于洋帶著數十名官員看著城下一望不到邊際的窩棚,嘆了口氣。

    這些窩棚全都是逃亡百姓修的。

    一個人口不過三十余萬的城池,在城墻的外面,卻有著將近二十萬的難民,他們都是從北江岸邊逃過來的。

    他們到東京城后,武勛派怕自亂陣腳,便下令關閉升龍城四個城門,防止這些百姓發生民變,在城中鬧事。

    升龍城沒有被明軍圍城,反而被自家的百姓把城給圍了。

    這些百姓都是拖家帶口,他們剛來的時候帶著糧食吃食,可過了半個月后,糧食食物都吃完了,有些人選擇繼續南下,而更多的人選擇留了下來,伸手朝黎朝的朝廷要吃的,可他們的訴求卻得不到響應,因為升龍城中的官老爺們,正在爭權奪利。

    對于這種情況,身為讀書人的于洋,是根本就處理不了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