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想要什么賞賜-《我老爹是叫門皇帝》
第(3/3)页
“在遼東,地質肥沃,但卻因為冬天極其寒冷,現在只能種植春薯,但產量卻極為驚人,一畝地可產出三千五百斤,而成化十三年,在遼平府的幫助下,共開墾了十萬畝的良田種植,在歷經一百八十天之后,便獲得了豐收,而且,不僅地下埋得果實可以使用,地上得藤曼也能作為一種蔬菜使用,并且味道極好,現在遼平府內,有數百萬的番薯存于庫房之中,假以時日,遼平府便能夠自給自足。”
曹吉祥所說的數據只有在田畝數有所夸大,其他可都是真實的數據。
而在乾清宮中的于謙等人聽完后,都是驚呆了老鐵、這是什么產量,從來沒有見過,真是讓我開了眼。
他們雖然都吃過,但對于種植,產量的事情,卻沒有任何了解。
若是這個東西真的有那么大的產量,僅僅依靠遼東一地,便可以養活大明的半壁江山了。
朱見深聽完之后,也是滿意的點了點頭。
番薯雖好,但不能貪吃,五谷雜糧還是人民的主食,這個番薯地瓜只能成為副食,可擁有了番薯這么大的產量之后,就能在另一方面促進家庭畜牧業的發展。
據朱見深的了解,地瓜喂雞鴨可是沒有絲毫壓力的,喂豬會造成小豬仔的一些疾病,可摻著一些糧食喂,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畜牧業興起了,肉價自然而然就下跌了,也能與日后從海外大量的白銀進入大明形成對沖,普通百姓的生活就不會遇到什么影響。
提起豬,不得不提一嘴,明朝禁豬并不是向世俗流傳的那樣子夸張。
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是貧苦百姓出身,怎么可能會有這個忌諱。
實際上禁豬是朱見深的頑皮孫子明武宗朱厚照搞起來的,在明武宗之前百姓是可以稱豬為豬的,不僅能叫,還想怎么吃再怎么吃,想怎么殺怎么殺,只有在明武宗一朝的時候,百姓們不能隨便叫,也不能養,更不能殺,理由是朱厚照是是屬豬的,不過在民間受到的反擊太大了。
為反對禁豬,民眾把豬頭染成綠色,往皇帝跟前扔,表達著百姓們的不滿,朱厚照扛不住了,只推行了三個月的禁豬事件,就宣告退出舞臺………………
“曹公公勞苦高功啊,于太保,朝廷是不是要給曹公公嘉獎啊。”朱見深說著看向了于謙。
于謙出列說道:“陛下,曹公公種植的地瓜確實乃國之重器,理應得到獎賞。”
于謙說完之后,朱見深便重新看向曹吉祥:“曹公公,說吧,想要什么,朕都答應你。”
“陛下,奴婢不想要什么賞賜,奴婢只想在出海一次,不過這次,奴婢想要更大的船隊,更多的人手,在那塊地方,遼闊之極,有著蠻荒野人,但也有著諸多的財富,奴婢發現了一個大金礦,奴婢想趁著現在還能動,愿意再去一趟,開采金礦,將那些黃金全部拉到大明來,已充國庫…………”
李賢聽完曹吉祥的話后,心中默默嘆了口氣,這主仆二人合著在我們這些人面前演起來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