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社稷重-《我老爹是叫門皇帝》


    第(1/3)页

    于謙也知道李賢會來找自己,回到家中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讓下人沏好茶,放到客廳來。

    而他也一直坐在客廳之中,等待著李賢。

    這些年,因為朝廷國庫充足,朱見深每年都給百官賞賜,于謙的生活也好了一些。

    下人也從最初的五個人,變成了現在的十個人。

    當然這十個人中,有三個都是東廠收買的暗探。

    因為于謙的家中很少款待官員,在于謙家工作的暗探也是京師線人圈里面最清閑的存在,拿著兩份工資,也不用多干活。

    可今日他們任務就重了起來。

    提早得到了通知,今日李賢夜訪,一定要將他們談話的內容記下來,上頭要看。

    這不,李賢到了大堂之后,兩個下人就開始在大堂的后邊打掃起來了。

    對此于謙心知肚明,卻也沒有趕走他們,而李賢也沒有注意到這個細節。

    兩個人坐定之后。

    “李輔臣,先用茶,暖暖身子。”

    此時的李賢臉上也沒有那多年如一日的平穩。

    他端起茶杯,輕抿上了一口,不得其味:“于太保,今日陛下說的那些話,你心里如何作想。”

    于謙聞言笑了笑說道:“過了今年,我就給陛下寫辭呈,在朝中多年,也確實該退下來了。”

    “于太保,你可要想明白啊,你是對國家社稷有功的人,你只要不交辭呈,陛下也沒有什么理由罷黜與你,這些年,雖然大明走的順風順水,看似是陛下的決斷英武,但若是沒有于太保在中樞坐鎮,只靠一個徐有貞,他能這么順利的將新稅制在江南推行開來嗎?”

    “以前只靠徐有貞確實難以做成大事,可現在陛下已經長大了,徐有貞在朝中,地方也有了威嚴,我在與不在,無傷大雅。”于謙淡淡一笑。

    “可于太保若是真的走了,那以后誰還能勸得了陛下啊。”

    “即便我在,不也勸不了陛下,人嗎,總是要落葉歸根的,永樂十九年離家入京,至今已有四十余年了,我啊,還真的想念我的錢塘老家啊。”

    聽完于謙的話后,李賢看向了于謙,他的白發越來越多,這些年,為了這個國家也操碎了心,到了這個年歲,精力大不如前,身體也不再挺拔。

    “于太保,您是真心想回老家嗎,還是陛下,給您說了什么?”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