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三無朝代-《我老爹是叫門皇帝》


    第(1/3)页

    于謙不給任何人面子。

    當官的時候,好好當官,回到老家的時候,就好好的當一個普通百姓。

    而他的兒子于冕也被安排到了錢塘任職。

    有人常說,十分能耐用七分,留下三分給兒孫,倘若十分都用盡,后輩兒孫不如人。

    于謙就是把能耐都用完了。

    于冕多次科舉未中,行事較為木訥,朝廷雖然之前給了千戶的世襲,但他根本沒有能力擔任,被于謙推辭,回到錢塘之后,也是在錢塘的縣衙安排了一個不給別人打交道的糧庫文書工作,每年都是寫寫記記。

    實際上,因為于謙的貢獻,即便于冕能力不大,也能在京師混個風生水起,可于冕有自知之明,老爹眼中也揉不得沙子,于謙回老家,也把自己的兒子給帶了回來。

    對于曹吉祥來說,于謙不管之前的權勢多么龐大,實際上跟曹吉祥都沒有多大的關系。

    他是宮里面的人,是皇帝手下的人,當朝首輔他也不鳥,此時的他去拜訪于謙,純粹是因為自己敬佩于謙罷了。

    于謙比他大了小十歲,這些老人見一面就少一面……

    心思沉重的壞人,他們并不是不敬佩那些品德高尚的人,實際上在某個角度來看,他們與一些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假好人相比,他們的敬佩更為純粹。

    因為偽君子,假好人一邊說著品德高尚人的好話,心里面卻一邊暗想:裝什么裝,欺世盜名,我要是到了你的位置,比你演的還好。

    可小人卻從心里面配合,即便是裝,但裝的高明,裝了一輩子,那還叫裝嗎……

    于謙回到老家也馬上一年了。

    雖然皇帝說過要讓于謙經常給他寫信,可于謙卻一封信件沒有給他寫過,即便,朝中事情多發,他也沒有發表過自己的任何想法。

    在這里,皇帝跟臣子的關系也發生了驚天的逆轉。

    于謙不給皇帝寫信。

    而皇帝卻經常用著學生的名義給老師寫信,信件之中,不稱朕道寡,以學生自居,大多數都是詢問身體狀況,幾乎每個月都是一封。

    即便如此,于謙也沒有給朱見深回上一封信。

    當然,于謙只所以這么做,是因為他深刻的知道,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的真正含義。

    現在他退出了朝廷,就應該老老實實的當好普通的百姓,不能用自己在皇帝面前的影響力,去妄圖改變朝廷的一些決策。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