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帶數字的廠-《重生:話說1984》
第(3/3)页
隨后,沈杰有是一串電話,開頭就是,喂,是718廠嗎?
喂,是798廠嗎?
喂,是京878廠嗎?
后世那些存活下來的巨無霸,在他們改變企業名稱時,前面都是帶數字的廠。
邢寶華心里震驚的同時,后背又是一身冷汗。
自己干,能接觸到這些帶數字的廠?能分配給自己需要元件?這可是計劃時代啊!
想要拿貨,需要計委批,而且還是限量。
什么時間才能自由訂貨?好像在批改貸后。那還要再等幾年。
原先都是國家給企業批款、撥款,作為企業流動資金或技術改造經費。企業盈利后將利潤上繳國財政,這樣形成良性循環。
后來國遇到些經濟困難,其實企業很多,都等著上面批。錢就那么多,怎么批,有的多,有的少。
開會的時候不知道誰想出個辦法,不批了。不是有銀行嗎?發揮銀行的作用,讓企業他們自己去貸。
模式改了,企業貸了款后還要支付高額利息。
而另一頭,企業的利潤照樣要上交財政。這樣上級領導部門不僅不投一分錢,反而像從前一樣抽走企業的大部分收入,導致企業迅速陷入虧損困境。
本來就艱難都沒啥錢了,逼著那些企業自己想辦法。所以計劃時代的模式,在這些困難企業是行不通了,只能是誰給錢快,誰先拿貨。有時候,交了錢貨未必能拿到。
不過讓邢寶華詫異的是,這位沈杰對很多電子廠都很熟悉啊!得好好地巴結巴結。
沈杰打完電話,在一張紙上記錄了很多東西,都是邢寶華寫的零配件型號和詢問的價格。
走到會客桌那邊,坐在沙發上,拿著筆一點一點的計算。
廠長抽著煙靜靜地等待著,邢寶華傻乎乎的站在那里沒動,廠長沒讓座,他也不敢隨意的亂動。
這些無所謂,他腦子里想的是怎么研究交換機。按理說程控機交換機應該有了,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的產品都已經流通了,廠里不會為了這點小錢不安裝啊!難道是為了崗位?
交換機,邢寶華最先想到的不是研發,而是山寨。愛立信最先打入國內市場先從交換機開始的。弄一臺愛立信的交換機過來逆向推一下就行。
反正他是干山寨出身的,這活他拿手。
就是不知道機械廠會不會因為電子產品多了,弄一個分廠出來,總感覺太不務正業。
“廠長,我大概的算了一下,所有的元件包括芯片在內,大概預算在33-35之間。其中芯片的價格在15-16之間,京廠那邊貴4毛左右。”
李廠長點點頭,請沈杰繼續說。
“還有顯示屏,在8.5-9塊左右。看我們要量了。生產顯示屏的廠按照產量,每月只能分配給我們一千片左右。”
“至于工程塑料,市塑料一廠每年分配給我廠的配額才八千公斤,只能從八千公斤里擠。而且模具費用也在七千塊左右?”
李廠長問道:“模具費用那么高嗎?”
“是的,而且咱們廠還得幫塑料一廠生產模具,其他一些材料都沒計算。大概在幾毛左右不會超過一塊。總體成本接近五十塊。”
在沈杰說完,李廠長問向邢寶華:“你打算買多少錢。成本很高了。”
“出廠價一百怎么樣?造出來不比國外的差啊!”
“南方有幾家廠長做出來的計算器才賣七十多?”沈杰張口說道。
“能和咱們的比嗎?咱們的計算器定位就是外貿版,質量上要一等一的才能賣上價去。還有再算算成本。總有減少的地方?”邢寶華說著就走過去。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