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蹲著的小青年問道:“李老師,真要組建樂隊啊!電樂器沒摸過啊!” “我聽說是架子鼓,我不知道會不會?” 亂七八糟地問,聽得李大爺有點頭疼。 邢寶華讓他招人,也就這些無業的人來,正經得誰來啊! 其實幾位都是有底子的,家里人都在歌舞團工作,從小都摸樂器長大的。 李大爺去歌舞團找熟人,就給找這些來歪瓜裂棗。在他想來,年輕人接觸新鮮東西上手都很快的。 別看這四個歪瓜裂棗,可都是從小玩吹拉彈唱的。歌舞團的樂器基本都上過手。 等了差不多四十來分鐘,邢寶華到了。 支撐一下車,看到李大爺身邊的幾個,都有種想捂頭的感覺。 年歲和他一樣大,穿的算是目前最時尚的,但看著就不像什么好人。 至于會不會樂器,算了。拉回去明天再說。 對著李老師說道:“讓他們上車,先去住的地方休息一晚,明天再試試水平。那個李老師,麻煩你坐我的車。” 李大爺說句“行。”接著又對那幾個小子說道:“你們先上車,跟著走。” 邢寶華也沒糾正,最后跟著212后面,看看去什么地方吧。 住的地方確實不算很遠,歸市武~裝部管。司機親自去辦理入住手續,到也節省了麻煩。 又馬不停蹄地回到電子廠,才跟兩位老師道謝。 明天繼續研發。 第二天在兩位老師來之前,邢寶華讓人騎著兩輛三輪車去拉人。 好在買了兩輛三輪,不管是拉人還是拉貨,方便很多。 等人來之后,先認識一下。 會打鼓的叫姜超。會彈鋼琴的叫張巖松。至于吉他,另外兩人表示都會,一個叫王鑫峰,一個叫周毅。 既然認識了,那就試試樂器,看看水平。 拆開包裝,四個小青年都不知道怎么弄。 李大爺說道:“他們都是玩傳統樂器的,電樂器還沒碰過。” 這算是解釋一下。 邢寶華也沒怎么碰過啊。但是見過,多少還能摸索著幫點忙。這愁的,還得先教? 會的師傅都不知道上哪兒找去。 80w音響就三臺。還有幾個效果器,一堆線。 樂器包裝得很好,都有琴盒,看著和很高檔似的。 會玩鼓的姜超,開始研究怎么支起來。嘴里還說著,也沒個說明書? 這一上午,啥也沒怎么干,光弄這些東西了。 吉他,電琴啥的插電的先試試。 王鑫峰和周毅調電吉他弦。貝斯沒人動,不會玩,也沒見過。 電吉他是最先弄好出聲音的。 調好弦的周毅就嘗試著彈起來。 可能和自己用的吉他不太一樣,需要適應,還是用和弦掃著唱: “三月里的小雨淅瀝瀝瀝瀝 淅瀝瀝瀝下個不停 山谷里的小溪嘩啦啦啦啦 嘩啦啦啦流不停 小雨為誰飄,小溪為誰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