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咚”的一声,三大谋士的楼船靠岸赤壁大寨。 三人都不能见风,却不能失了礼数不去见曹操,于是裹得严严的,从船上下来。 还没落地,杨修已经拉住了荀攸的袖子,告状道:“中军师,夜已深了,许多儿郎们仍在外救援未归,如此劳累,恐军中生变啊!” 他和曹无就救援一事,已经有过争执,现在见来了主事的人,不禁想要扳回一局。 荀攸只是抬头看看天色,连续阴雨,今夜是第一个晴天,月上中天,倒不至于伸手不见五指。 荀攸问道:“士气如何?” 杨修道:“众军晨间鏖战至午间,又追逐来回,早已乏了,士气正弱!” 荀攸甩开袖子道:“德祖,还是亲自去前线看看吧。” 杨修觉察到荀攸语气中的排斥,疑惑的看向程昱、贾诩。 贾诩低头不语。 程昱叹了口气:“德祖,我等几人刚去看了救援,兵士们可是士气正盛呢!只在军中推测士气,可是看不到真相的。” “什么?” 杨修后退几步,难以理解。 程昱悠悠道:“若不是难上加难,又有谁会看不上人命呢!” 原来士兵们本是士气低落的,然而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见到一个个人被救上来,见到江夏百姓把自己当成恩人,这些刀口舔血的士兵,心里早就被融化,苦累熬一熬就过去了,士气却是越来越高。 他们的救援足迹已经从这附近延伸到了石阳、安陆,马上就要联系上沔口的大军。 杨修是怎么都不肯信自己的判断能力不如曹无的,不信这些人性,于是死缠烂打道:“请三位先生教我!” 荀攸看着这个少年,知他确实有才学,却太过傲气了。 然而荀攸自己也是世家出身,深知这些世家子弟,是改不了那份傲气的。 于是他只说了一句:“今日江夏百姓归心,明日江夏便是吾等南方长城!北府将军之深谋远虑,你还要多学一些。” 杨修如遭雷击,心中那份自信毁了大半,愣在原地。 等三大谋士走了,曹植带了一人过来,拍拍杨修肩膀道:“德祖,你我本以文章交友,如今倒不如一起做一番事业。” 杨修呆愣一下,曹植介绍道:“这位是沛国谯县丁氏,丁正礼,日前受了陷害,申诉无门,便留在了军中。” 杨修当然认识丁仪,但当曹植把人介绍过来的时候,一切就有所不同了。 他清楚的知道,是谁害了丁仪,是谁杀了一个丁家的军前校尉。 曹植这时候把人拉过来,目的很明显,那就是他们三人,都有共同的敌人,便是一根绳上的。 杨修出身弘农杨氏,祖上四代,都是太尉,被称为四世太尉,就连四世三公的袁家,也比不过他们。到了他这一代,虽然还能谋个一官半职,比起祖上的荣耀,却已经衰败了。 如今想要再次崛起,要么建功立业,要么就只有…… 他深刻的意识到,这是杨家需要战队的时候了。 他斩钉截铁,当机立断,目光灼灼的看着曹植,忽然说出了一句看似大逆不道的话。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