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李隆基为了求得国内尽早安宁,他十分倚重人才,选贤任能,其图治特别表现在用人和纳谏方面。他所用宰相姚崇、宋璟等人都忠直贤良,各有所长,又能直言谏诤,补救政缺,将朝政办理得有条不紊,尤其是姚、宋的贡献更为突出。” “李隆基将姚崇召回京城,要封他为宰相,姚就提出了十大条件,要李隆基同意推行仁政、罢兵息武、不准皇亲国戚和太监干预政事、允许群臣进谏等,李隆基都一一答应。” “姚崇当了宰相后在李隆基的支持下,压制豪强,减少寺院,裁减僧尼,战胜自然灾害,又帮助李隆基整顿朝政。严明常罚,扭转了中宗时期的混乱局面,被称为“救时宰相”。” “因此,不仅时人盛赞,史书亦载:“唐世贤相,前称房、杜,后称姚、宋,他人莫得比焉。”史家亦赞美开元年间李隆基任用的宰相说∶“姚崇尚通,宋璟尚法,张嘉贞尚吏,张说尚文,李元纮、杜暹尚俭,韩休、张九龄尚直,各有所长,多有政绩,成为唐代佳话。”正因李隆基重用这些贤能,励精求治,使开元年间经济繁荣,国威远扬,成为唐朝的黄金时代。” 朱棣:别的不说,任用贤才这事,可比大宋那几位强多了。 秦始皇:这治国之本,不错! 赵匡胤:…… “为了精简机构,裁汰冗员,李隆基下诏罢除员外官、试官、检校官。并规定,自今非有战功及别敕,不得授予此三项官。他决定在京官当中选派有才能的人去外地作都督、刺史,同时又选拔各地都督、刺史中的杰出者进京任要职。并将这种京内外的官员的选拔、调动定为一种制度。对不称职的官员,他断然撤换。公元716年,他亲自去殿堂复试由吏部所选往各地的县令,将其中 40多个不能胜任者打发回家。由于他采用了精简官僚机构这一措施,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节约了国家的财政开支。” “李降基对于那些贪脏杆法之徒,不论其职位多高,都依法制栽。刺中裴景先非法聚敛五见缉。李隆基下今处上死刑。前太子太傅萧嵩。由于向中官牛仙童行贿。被贬为青州刺史。皇后妹夫尚衣奉御长孙昕,殴打御史大夫李杰,李降基大怒,命令在朝堂杖杀之,以谢百僚,并以书安慰李杰说∶“孙昕等是我之密戚,不能训导,虽置以极刑,但未足谢罪。” “李隆基下诏禁修寺庙,还俗僧尼。开元二年就还俗1.2万余人。又减少兵员,公元722年以 20万士兵还农。还散放宫女,严禁奢靡,改善运输,发展生产。” “由于治理有方,在开元年间唐朝的殷富达到开国以来未有的高峰。据史书载,开元末年,西京、东都米价一石不到二百钱,布帛等物价低廉,海内富安,行人走万里远路,用不着带武器。犯罪减少,公元 730年,天下死罪只有24人。人口增加,公元 737年,全国人口达 4814万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