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暗度陈仓-《重生之激荡大时代》
第(2/3)页
林维桢不置可否地点点头,道:“现在电器店生意不错,难免有眼红的人,还是低调些。再加上最近政策不明朗,风向摇摆不定,再观望一段时间吧”。
郝万福泄气道:“哥,这么一来,咱们的人手不够用,应付不过来啊”。
林维桢道:“克服困难,想想别的办法”。
郝万福见说服不了他,不由得叹了口气,正打算告辞,突然想起一件事,道:“哥,邵子光前两天给我出了个主意,我心里没底,你替我把把关。”
“你说”。
“老邵说不如让顾客在店里看好了,定下来后留下地址,咱们给他们送到家里,到时候再收钱”。
“咦?”,林维桢倒是吃了一惊,邵子光可以啊,这不就是送货上门嘛。
不过,即便如此,人手不足依然是个大问题,而这个问题恰恰是林维桢不想也不敢解决的。
他一直将电器店的人员卡死在五个人以内,连电器的安装工作也让郝万福这个老板亲自上阵,不是舍不得多付一份工资,而是不敢。
就在这个月底,人民日报将发起一场有关陈志雄承包鱼塘雇工之争,并且还特意开了专栏。这场为期三个月的争论,最终不了了之,承包鱼塘的陈志雄夫妇平安无事,但期间的惊险却让人不寒而栗。
所以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林维桢绝对不愿多生是非,逞英雄去趟地雷。
而且,陈志雄事件表面上结束了,但其实转向了更高层次的斗争,在未来的几年内,围绕这个事件引发的大讨论从来没有停息。
甚至有经济学家搬出经典,从马克思《资本论》中得出结论:雇工7个人以下,赚了钱用于自己消费的,算个体户;雇工8个人以上,就产生了剩余价值,就算剥削,就是资本家。
马克思确实有过类似的表述,但事实上,马克思只不过是举个例子而已,教条的马克思主义者就以此作为“金科玉律”。由此而来,雇工7个人还是雇工8个人,成为是不是存在剥削,是个体户还是私营业主的“唯一标准”。
去掉雇工数量的限制,使7个人和8个人的争论得以休止是到了1987年中央“5号文件”的发布,“三不”政策改为十六字方针,即:允许存在,加强管理,兴利抑弊,逐步引导。并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商品经济发展中,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个体经济和少量私人企业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
可即便有中央文件的背书,傻瓜瓜子的创始人年广九依然没有逃脱牢狱之灾,无他,钱太多,做人太高调,枪打出头鸟。
最后定的罪名也相当有趣,刑法中没有剥削罪,只好弄了个耍流氓罪,就是要从道德上将年广九钉在耻辱柱上。
他娘的,一个小商贩而已,居然比我们这些官老爷过得都好,不整你整谁!
虽然春节后的这段时间,忙得脚不沾地,但报纸和广播上的宣传风向上,林维桢还是看出了点门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