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第九天,星海号进行了首次破冰之旅,不到两厘米厚的薄冰航道通往中国人建造的南极村,中国在南极建造的最大的科学考察站。 这里建有港口。有一座机场和接近100栋建筑物。 港口举行了一个欢迎仪式,几百人站在那边挥舞着手上的小彩旗。莫凡一脸郁闷,有必要搞这么大吗? “嗨!” “祖国万岁!” 也不知道是谁带头喊了一句,随后游艇上的人们就开始呐喊……码头那边的工作人员也传来回应。 这一幕让人感动。 中国建造这个南极村不容易,真不容易。 像美国建立的麦克默多站,他们大多数物质从约新西兰南方运送过来。而华夏村,建在南极大陆架边缘最偏僻的位置了……没有办法,想要好的地盘就必须要靠近澳洲或者新西兰,至于靠近南美洲的地方有长城站了。南极村的位置正好面向太平洋荒芜地带…… 游艇没有靠岸,在到处是浮冰的海面上抛锚,然后放下小游艇分批上岸。 “爸!” 吉阳父亲驾驶小游艇过来了,赵吉阳挥手喊道。 游艇靠近船尾,莫凡扶着岳父上来游艇:“爸。” 吉阳爸爸笑容满面,伸手将拉了一把中年胡子大汉:“南极村的村长,王松。我们是铁哥们,你喊王叔。” “王叔。” “王叔叔。” 王松笑着点头,看向赵吉阳:“一转眼,丫头都结婚了。” “他就是莫凡。”赵学海笑道。 “哦,你好你好。” 吉阳爸爸笑着摇了摇头:“老王在南极村待5年了,脑壳有些木讷。” 莫凡做了个邀请的动作,拿出对讲机将詹姆斯喊了过来。 星海号游艇很大,能装运很多物资。这次过来,莫凡也带了一些自己的心意。 吉阳父亲和莫凡说过南极村的故事,今后,南极村将是华夏在南极洲的门户。适合建立门户基地的地段,首先一点要有港口,然后是陆地。南极村选择的地段很不好,即便对有些基建狂魔的华夏人来说,建设起来也非常不容易…… 为建造这个小小基地,有些人已经7年没有回家了。王松站长来到南极村五年,是因为之前的站长埋在了冰冻里…… “爸,我们这次过来带了300套御寒服,300双雪地靴,5吨大米,200条黄鳍金枪鱼,3吨荔枝。七台雪地车和一架直升机。” 不说慰问,莫凡感觉自己没有这个资格。捐赠吧,国家强大了,在南极的工作人员其实啥也不缺,带这些东西就是莫凡的一点点心意,锦上添花。莫凡这辈子就佩服能吃苦的人,然而他见过的绝大部分‘能吃苦’,和这里的基建人员比起来也只是小巫见大巫。 “直升机!” 莫凡想要送出自己的一点心意,岳父是知道的,就莫凡的财力,这些东西不算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