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42章】要步凤锡岭的后尘?-《交换人生俱乐部》


    第(2/3)页

    满吉为了仿得逼真,高速工具极少使用,但掏膛这么复杂的工作不得不多借助现代工具。

    不过单浚是看着满吉掏膛的,满吉掏膛的最后时刻,故意模仿着清代琢玉工艺,放慢了高速工具的速度,还故意产生了一点点位移,使膛壁看上去不是特别的光滑平整,为什么束瑄旗能够从这一点上看出来呢?

    他哪里想得到,束瑄旗只是借题发挥而已,总不能表现的对他和满吉太过了解吧?所以就扯了一个不太容易露馅的理由。

    束瑄旗担心他接下来拿自己最不确定的仕女屏,主动指向了包装相对细长的物件,“那是什么?如意么?”

    单浚巴不得对方主动进行下去,立刻把多子如意的包装去掉,递给了束瑄旗。

    束瑄旗打量了一会儿,坚定了自己的判断,指着上面雕刻的开口石榴说:“石榴的工艺特点,很明显和福寿壶的寿桃同出一脉,甚至是同一人的作品。你再看如意的这一头,云纹的勾勒和福寿壶上蝙蝠的背景云纹相似度极高,也可以肯定是同出一脉。既然福寿壶已经被判定为新工,这一件多子如意当然不可能是乾隆工了,因为一脉相承的也会因为岁月的更迭而有所演化,但这两件东西……怎么看都像是一人所为。”

    单浚惊讶不已!郁闷不已!

    只有在对方判断失误的时候,自己才可能借题发挥,拿出满吉制作这两件玉器的过程中所拍摄的视频或照片,那可是不容辩驳的铁证!

    然而,对方一口断定这是新工!而且还是同一人的作品!这就尴尬了!为什么自己不觉得那么明显呢?怎么往下进行呢?

    他之所以觉得不明显,是因为他对于满吉的分割太了解了,比如说他认为满吉的工艺特征有九十个点,在两件作品上重合的点只有九个时,他就会觉得差别很大。

    然而,束瑄旗是地毯式对比满吉所有的工艺特征的,九个点也觉得不少了,并且会在心里面无限放大这九个点所产生的判断效果,自然而然地就会把这些为数不多的重合点作为判断的有力证据。

    单浚捉摸不透,束瑄旗却不会给他那么多的时间瞎琢磨,因为郝俊说的很清楚,速战速决,打脸才爽!

    所以,束瑄旗把手指向了财神把件,“这是什么东西?这么小巧,不会是手把件吧?”

    单浚只好除去了财神把件的包装物,“束师傅真是慧眼,包装的这么松散臃肿不成形状,你都能看得出是手把件。”

    束瑄旗微微一笑,“没有点儿真本事,奇盛珠宝会在展销盛典这么重要的时刻聘请我么?”
    第(2/3)页